用户思维+场景消费,沪上新书店正重塑阅读服务

2021-04-22 07:19:51 作者: 用户思维+场

实体书店是城市人文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书店更是高校文化阵地的排头兵。从陇上书店晨园店,到前不久东华大学新开的文琦书店,高校书店不再是以往大学出版社“图书小卖部自产自销”的狭窄格局,而是不断拓展知识的边界,为激活学术基因、汇聚师生智慧提供了破题新思路。

以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打造的第二家书店为例,陇上书店晨园店原址为大学特许纪念品中心,经改造升级为集文创、图书、咖啡、沙龙的多功能创意空间。校园内的青春河为书店形成了天然的观景点,店内图书陈列并不密集,大面积落地玻璃窗令整个书店通透敞亮;标志性“华理蓝”螺旋镂空楼梯,连接起一楼空间与二楼露台。书店面积不到300平方米,专门辟出主题图书展览和文创展示空间。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社长张辉告诉记者,卖多少本书并不是目的,更希望大学书店能成为引导、启发进而碰撞思想火花的桥梁纽带。

书店定位“不求全而求特色”,一楼正在进行的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图书展销,为同期揭幕的二楼党建空间营造红色文化氛围。未来这面书墙将根据不同的主题与关键词打造小型展览。书店店长徐风华将这种“策展”思维视为用户思维在书业的延伸,由此深耕细分领域能产生更好的阅读推广效果。

背靠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华理文创”元素随处可见。以校内建筑为主题设计的海报、手绘插图等洋溢着学生的巧思,师生的优秀创意找到了孵化空间与产学研平台,如正在售卖的“华理十二香”香水,就由化学院老师研发。书店计划将更多文化创意和科研成果经包装后推向大众,助力提升美育教育,扩大校园文化的外向辐射力。

“陇上书店晨园店立足校园本身,直接面向并服务于广大师生和校园建设。”张辉谈到,“前门店后仓储”的线上线下联动,正为出版社探索、打通、扩展新零售渠道提供了更多可能。“严谨的理工科院校也能绽放文化多样性”,晨园店设计师、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讲师尹舜说,“一座好的书店,如同地标一样温暖的灯塔,能让校园弥漫艺术人文气息,促进科学与艺术的交流融合。”

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城市书房为日常休闲提供新选项

漫步上海,除了各具特色的实体书店,徐汇灯塔书房、嘉定我嘉书房等大大小小的城市书房,亦遍布申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书香浸润着城市多个角落。

春暖花开中,上海首家开在公园内的公共书房——位于浦江郊野公园的城市书房前不久开馆,近百平方米空间里藏书约1.5万册,设有借阅区、自习区、主题区和活动区。大面积落地玻璃墙体使读者在书房内就可将时令花景尽收眼底。

浦江郊野公园城市书房内开辟了园艺主题区,精选花卉园艺、昆虫植物专题书籍千余册,还布置了科普空间,向读者展示植物保育及生态修复过程以及种类多样的标本。市民游客可凭身份证或图书证刷卡进入,用自助借还书机归还、借阅所有属于上图一卡通系统的书。

与城市书房比邻的还有大隐郊野书局,打造了自然生态特色的书香矩阵。店内“沪谚香囊”等非遗手工艺文创产品,吸引游客驻足。不难发现,沪上更多公共空间正用“阅读+”服务串珠成链,培育出一批有底蕴、接地气的新地标。在金山区张堰老街上,预计世界读书日开业的大隐书局新店,将以图书阅读、文创展示和饮品轻餐服务为主体,为当地居民提供一站式文化体验服务。由此,书店融入古镇场景,不断探索城市远郊特色空间的发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