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福林首届消博会三大判断谈中国消费大趋势

2021-05-09 14:03:32 作者: 迟福林首届消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郑红梅 海口报道)5月8日,2021中国新消费发展论坛作为首届消博会重要活动之一,在海南海口希尔顿酒店圆满举办。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携《中国消费大趋势》发表主旨演讲。迟福林指出,中国消费潜力的释放与市场的开放,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大利好。预计未来5-10年,我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有望保持在25%-30%,仍是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引擎”。14亿人的消费大市场是“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

迟福林在演讲中就“中国消费大趋势”做了三个基本判断。

第一个判断:“十四五”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消费市场。2019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首次突破2万元,改革开放以来人均消费支出稳步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2013年13220元增长到2019年21559元,年均增长8.5%。预计到2025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有望接近3万元,尽管2020年第四季度我国居民消费支出水平没有恢复到原有的增长水平,但是恢复到了98.4%的程度,中改院经过定量预测表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在2021年第二季度以后有可能恢复到原有增长水平,如果以2020年消费支出的21210元为起点,采取中性预期,即2021年第三季度增长速度将恢复到原有水平。

消费规模持续扩大。从2012年到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1万亿元增长到40万亿元,年均增长10.94%。疫情没有改变消费升级趋势,2020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2019年同比下降3.93%,2021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8%,预计今年年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有可能恢复到2020年前的速度。消费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1978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仅为38.7%,而资本形成总额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7%,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开始趋于稳定,2014—2019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点数均高于投资,消费已连续6年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十四五”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消费市场。我国快速成为全球第二大实物商品消费市场,2021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当于美国的96%,我国在不少单项领域的消费市场已达到全球第一,比如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我国的网络购物、直播等新模式快速发展,已经连续8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

全球最大的跨境电商消费市场,从数字来看,2019年我国进口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2.64万亿人民币,同比上升17.3%,2020年进口跨境电商市场交易规模达3.07万亿元,2021年将达到3.55万亿元。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市场,2020年上半年,我国移动支付金额达到196.78万亿元,同比增长18.61%,我国移动支付规模连续三年居全球首位。

预计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达到55万亿元—60万亿元,未来五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保持9.5%左右的年均增长,这意味着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于2021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的最大的消费市场。

第二个判断: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服务业市场和服务型消费新增市场。服务业与服务型消费同步增长,服务业呈现较快发展模式,2020年我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到54.5%,超过第二产业16.7个百分点。服务型消费占比超过45%,服务型消费是本院在六年前提出的,两年前国家提出了服务消费。据统计,2013—2019年我国居民服务型消费支出占比由39.7%提升至45.9%,年均提升约1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服务型消费支出占比由41.7%提升到48.2%,年均提升1.1个百分点。

服务业占比提升与服务型消费需求增长同步,从统计数字来看,2013—2019年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由46.9%提升到53.9%,提升了7个百分点,同期居民服务型消费支出占比由39.7%提升到45.9%,提高了6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服务业占GDP比重的提升与服务型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提升实现了同步变化。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