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伟:长期主义的信仰

2021-05-10 18:03:33 作者: 松伟:长期主

品牌化竞争的趋势不会改变。

第二个不会改变的是品牌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

从竞争层面来看,人口红利的消失,整个中国经济向高质量转型的背景下,价格战已经将企业、整个行业逼至绝境。

从消费层面来看,中产阶级的崛起,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特别是广大三四级市场以及县城乡镇购买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为品质买单,为品牌买单。

这种品牌化的发展是一个硬趋势,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当你坚信做品牌是未来市场竞争的唯一出路时,你就不会因为短期赢利而牺牲成长,也愿意围绕这个长期愿景在长期投入上丝毫不手软,乃至你会通过短期收入的减少,来换取领先的市场地位和牢固的护城河。

记得去年疫情爆发时,我们也面临着很大的考验。封城,交通管制,线下实体店交易暂停,但松伟高端灯饰却迅速做出加大对渠道扶持力度的决策,专卖店装修补贴比例提高了30%,像武汉等疫情严重区域补贴的幅度更高。同时,快速启动松伟商学院,赋能经销商。

这些举措,让公司的营销成本增长了好几千万。在当时整个市场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压力可想而知。但是事实证明,去年松伟高端灯饰的业绩逆势增长,超出了我们很多人的预期。特别是许多原来处于观望、犹疑状态的经销商也在这“史上最艰难”的时刻,下定决心选择了松伟高端灯饰。

当下,很多人都在判断风口期、红利期。然而,对不确定性的过度关注,会导致我们对未来产生很多错误的预判。只有多研究那些不变的、本质性的东西,我们才可能不被机会主义所摆布,构建远大的格局观。

简言之,越是变化,越是需要长期主义。

灯饰品牌缺位迷思

我国是灯饰生产制造大国,灯饰企业数量众多,但真正能形成品牌的,却寥寥无几。能在终端被消费者叫得出名字的品牌,几乎没有。

这个问题,业内一直在讨论,早已是陈年旧话。许多人归之为灯饰行业的特性:产品难以标准化、批量化生产,终端关注度低,复购率低等等。这些原因,客观存在,但并不能成为我们在品牌建设上庸碌无为的借口。

我认为,灯饰品牌缺位,除了外部因素外,还与企业自身的能力和格局有关。

一是难以形成系统化的企业能力。

在灯饰行业,许多在细分领域做得不错的企业,规模大多在几千万元之间,一小部分一年销售额在1-2亿元之间。3亿元,是很多灯饰企业难以突破的天花板。

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企业尚未把个人的能力进化为整个组织机构的能力。在企业的初创阶段,凭着老板个人卓越的胆识、勤奋的工作,常常可以在一个细分市场内脱颖而出。但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单凭老板以及几个高管的能力和努力,已远远不够。它需要一套系统化的流程,将过往行之有效的方法、经验固化为企业的能力,并在统一的价值观指导下,持续不断地开展正确的工作。

在业内,有的领导者常常会关注一个点。比如,有的痴迷于产品设计,做出来的产品着实惊艳,无与伦比。但企业达到一定的高度,领导者更应着眼于系统的构建。否则,就无法完成能力的复制和迁移,也无法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抽身出来,去做前瞻性的思考。

又比如,有的企业推出了几款热门产品迅速走红,但却后续乏力。原因在于最初的成功是建立在设计师的一时灵感之上,企业内部还没有建立起能够不断推出爆款的流程。

其次,是价值观的统一。这里说的价值观,并不是挂在墙上、写在文本里的几句口号,而是我们每个人做决策时所依据的标准。对高层来说,它决定着资源的分配;对员工来讲,可能就是很现实地评判一份订单是否有吸引力?某个客户是否比另一个客户更重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