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冠病愈者回家遭邻居戒备疏远:快走,病毒来了

2021-05-11 07:20:29 作者: 武汉新冠病愈

2021年春节前后,夏天第一次拒绝了采访邀请,某电视台想请她在镜头前说一些类似"感谢方舱工作人员,欢迎大家来武汉"的话,她却觉得有些难说出口,"我很感谢医护人员,我也给他们送过锦旗,但是我现在没有那样的情绪。"她想面对真实的自己,不想因为接受过帮助而成为"工具人"。

现在已经年过50岁的夏天滋生了一个大胆念头:她想离开武汉去广州或者其他服装批发行业发达的地方。"那些城市节奏比较快,大家可能不会有太多时间议论别人的事情。"在这以前,从小生长在武汉的她,从未想过自己会有想要离开的一天。"

"每天回家要洗5遍手"

"80后"物业经理姜俊楠人高马大,看起来不拘小节。但他忽然在吃饭前眯着眼审视起一瓶洗手液。

他说:"这种消毒洗手液酒精浓度小于75%,杀灭病毒的作用基本没有。"

不久后,他看着眼前的陶瓷碗皱了下眉,然后起身拿来好几副一次性塑料碗筷。"我知道这些碗筷在消毒卫生方面都是没问题的,但我就是过不去心里这道坎。"他说,"疫情留下了后遗症。"

他每天回家都要洗5遍手、任何人给他递烟他都不敢接,声称"戒烟了",去超市买面包他只选塑封完整的品种,就连细金属条缠起来的包装也不放心。

姜俊楠是武汉华南海鲜市场附近一个高层社区的物业经理,疫情发生后,他的小区里相继公布了70多名新冠肺炎感染者和疑似感染者。

"我回忆了下,当时我面对面接触的小区患者,应该不下10个,有的人当时还没有戴口罩。"姜俊楠记得在武汉疫情最严重的2月,他几乎麻木地在工作:一旦哪个楼洞出现发热患者,他就和同事背着25公斤重的消毒箱爬几十层楼,给楼道每一个角角落落反复消毒,好像只有累到不想说话、不想走路,才能忘记恐惧。

但极端状况下,人与人的利益纷争也在激化。姜俊楠曾多次帮助业主协调就医问题,却遭遇了居民误解。一个阿姨在疫情结束那个夏天拒缴物业费,她认为她亲家离世就是因为物业没有及时为她联系医院。实际上当时医疗资源紧张,而姜俊楠也已经尽力帮这家人联系到了救护车。

裂缝也蔓延到了家里。因为担心自己白天接触人多被传染病毒,姜俊楠一回到家中就把自己"罩在套子里"。每天他都在家人睡下后才会上桌把饭菜重新加热了吃,晚上就一个人蜷缩在六七平方米的小房间里。他每晚在跑步机上跑3公里,其实这是他的一种检测方式:如果跑步时气不喘,就证明自己还没得新冠肺炎。

当时,姜俊楠的领导、周边几个社区的物业负责人郑宗保是他的"定海神针"。郑宗保每天都会出现在这几个他分管的小区里,用手直接摸一摸公共垃圾桶上方、电梯,看看有没有浮灰,常常手也不洗,就慢悠悠掏出一支烟抽,这在当时看来,简直匪夷所思。但也正是郑宗保气定神闲的样子,让物业其他人都心定了不少。

郑宗保有自己的一套,去年3月初疫情缓解一些后,他就联系了一位养殖户预订了3吨多活鱼,300多户业主都在微信上订购了鱼。分鱼的场地就选定在了小区门口。这是武汉疫情期间第一个为业主团购活鱼的社区。用郑宗保的话说,给人一些盼头。

在疫情时被打断的一切,在姜俊楠这里需要慢慢修复。去年6月社区的物业费收齐了,他决定和同事们一起下馆子。这是武汉疫情结束后他第一次在外面吃饭,特地选择了一个非高峰时段,那顿饭吃得还算心里踏实。

疫情刚结束时,他发现儿子和自己不亲了。他想应该是当时拒绝孩子靠近,给他内心留下了阴影。现在他每周末都带孩子去户外玩、每晚给孩子讲枕边故事。渐渐地,孩子又在睡前主动询问:爸爸什么时候回来?

这几个月,业主们又开始穿着家居服在物业办公室里跑进跑出,找姜俊楠他们解决各种社区里的问题。那些新冠肺炎患者和家属来时总会特别小心,也会和物业工作人员保持社交距离,把口罩戴得严严实实。一些业主感染后躲在家里不愿意去方舱医院,被姜俊楠举报过,现在也慢慢和他缓和了关系。重新见面,他们又开始叫他"小姜"。

"这场疫情,让我朋友圈里很多人都失联了。"姜俊楠说的"失联"是指那些人的朋友圈自疫情后就没有更新了。他猜测这些人自己或者是亲人被感染了,"但是我也没有主动去询问他们,我想等他们愿意了,总有重新和我们联系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