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要上小学的孩子,都该把父母送去幼小衔接

2021-05-11 10:03:12 作者: 今年9月要上

「幼升小家长焦虑的来源,另一方面是他们对孩子抱有过高的要求和期待,以及做个普通人的门槛越来越高。」

“当我们的物质世界相对满足之后,我们开始追逐更高的精神世界时,就会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待,甚至是一些不够尊重规律的期待,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孩子是个普通人。”付锦校长如是说。

中国人讲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管是前辈收徒弟,还是父母养孩子,不说出人头地,起码也总是希望孩子将来比自己能干,比自己过得好。为人父母,于情,可以理解。

当然,也有很多家长跟团妈抱怨:

我们没有把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强加给孩子!我们也没有奢望孩子将来能过得比我好!我们只是想让他们将来能过得跟我们差不多就足够了!

但你知道未来的社会竞争有多大吗?不是我们愿不愿意接受孩子做个普通人,是普通人的门槛越来越高了,何况普通人里还有优秀的普通人。

对小学教育的不了解,对未来的不确定,《小舍得》引发的各种非理性讨论……所有的这一切,让这一届的幼升小家长看上去特别焦虑。焦虑让人失去理智!于是有人想着让孩子去抢跑,然后又引来更多人跟着跑。

在当下的大环境下,我们没有办法也没有理由要求父母不要焦虑,不要给孩子报过多辅导班。但在焦虑的同时,团妈建议家长更应该要去了解到真实、科学的信息,就像先去真正了解幼小衔接需要衔接的到底是什么?

“幼小衔接不是把小学知识幼儿园化,也不是把幼儿园的东西小学化。”

“幼小衔接并不是知识的衔接,更多的是学习能力和习惯上的培养、兴趣的激发、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

“幼小衔接并不是非要去学习知识,而是要培养小朋友的行为习惯。”

“小孩子的所有行为习惯在六岁以前都很重要。”

什么是正确的幼小衔接,幼小衔接要“接”什么,付锦校长和老师们分别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而无一例外的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远远大于知识性学习。在成都儿童团每年推送的那些关于幼升小话题的文章里,我们都会看到老师们一直在强调,孩子行为习惯培养很重要。

很多家长以为的幼小衔接就是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因此花“重金”把孩子送到幼小衔接机构,然后每天看着孩子学到了什么知识,学到了就觉得自己做好了。在付锦校长看来,这本质上就是另一种“甩手掌柜”。

对于超前教育,付锦校长持反对意见。“对于孩子自己喜欢的东西,你可以让他尽情地去吸收,但是孩子不愿意去学,已经装不下的东西,就不要强行塞给他。”

“被超前强行塞知识给孩子,一学期甚至半学期过后就已经没有任何优势了。”一年级语文老师钟洪玉补充道。

雷洁超老师也表示,如果孩子在上小学前什么都学会了,那等上学的时候容易给孩子造成一种我什么都会了的错觉,反而会导致孩子养成一种不认真听课的坏习惯。后面上新的知识,由于前面倾听的习惯没养成,就会造成后劲不足。一味的提前给孩子灌输过多的知识,也是对孩子学习能力的透支。

那家长能否去幼小衔接机构专门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呢?

“我们不提倡去外面的机构练坐姿、练作息,当成任务一样专门去做会让孩子产生惧怕的心理。”付锦校长则直言:“那已经不是焦虑了,那是一种病态。”

对孩子们来说,可能他们并不觉得有什么事情是值得去担心的。家长不仅自己焦虑,还有意无意将这种焦虑传递给孩子,给孩子增加压力。所以,最该、最先应该接受幼小衔接辅导的其实不是孩子,而是家长。请家长先摆正心态,端正态度。

“家长是很需要学习的,但学习不是加群,更不是道听途说”付锦校长说。她和四位老师一起给幼升小家长们提出了以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