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要上小学的孩子,都该把父母送去幼小衔接

2021-05-11 10:03:12 作者: 今年9月要上

01. 信任学校、信任你的孩子。

不管你为孩子选择了哪所学校,都请相信学校本身是有一套科学、完整、健康、系统的方法去帮助孩子渡过幼小衔接阶段。同时,也请你相信每个孩子有他自己的生长的力量和适应期。毕竟,你自己也知道,不被信任的感觉非常糟糕。

02. 正确的了解小学和幼儿园的区别,根据孩子的具体问题采取正确的行动。

家长需要正确认识到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然后自己做好心理准备。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行动,培养一些好的习惯。比如孩子阅读能力差,专注力不集中,就可以集中训练。

03. 要接纳孩子,摆正心态,进行自我心理建设。

别说孩子,就是你换工作到新公司,也多多少少会有一些不适应。所以,不管是现在,还是孩子入学后,都请多给他们一些包容和理解。

作为家长,在面对外界无法改变的环境时,首先摆正自己的心态,要做到去接纳自己的孩子。认清楚自己孩子的状态,放平心态,尽可能的在能力范围内做得更好。

欧涛老师分享说她孩子到现在都是把q和9都反着写,刚开始她也急,但现在她觉或许某一天孩子自然就会了。“就像有些小孩总是分不清左和右。只有先接纳他之后,你才能静下心来想办法帮他度过。”她说。

04. 不要比较。

很多家长只想一味地抢跑,不断拿自己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比,看谁掌握的知识多,谁家孩子又学了什么技能。越比越觉得自家孩子方方面面都不如别人,因此给孩子施加更大的压力。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反而是不利的,请让孩子在一个健康自信的环境中成长,而不是把孩子挤压变形。

05. 不要恐吓式教育,把自己的焦虑传递给孩子。

家长过度的焦虑会对孩子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面对新环境、新事物时,大多孩子是新奇的。过度焦虑的家长容易对孩子进行恐吓式教育,从而让孩子对小学产生一定的恐惧,以为自己即将要面对的是一个可怕的东西。

请先缓解自己的焦虑,然后给孩子以积极正面的引导,让孩子对小学生活产生美好的向往。

06. 家长要正确的学习,不要盲目“抄作业”。

“从《小别离》《小欢喜》到现在的《小舍得》引发的讨论来看,我们的家长非常需要学习。减少焦虑的方法就是学习和自我修炼,这是最重要的。”对于家长的普遍焦虑,付锦校长如是说。

她一再强调,家长的学习不是进群,不是刷短视频,更不是道听途说,而是去学习专业的知识。比如看相关的教育书籍,听专业教育行业的老师讲课,以及向在这个阶段做得好的家长们请教。

② 良好的阅读习惯(划重点!)

进入小学后,不管是识字还是拼音学习,大量的阅读积累才是王道!因此,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孩子极其重要。

这种阅读是需要家长一起和孩子进行的,而不是丢给孩子一本书,让他自己去看,也不是家长拿着一本书自顾自地念。

在阅读的过程中,家长可以问孩子:“你看到了什么?你猜一猜会发生什么事?”这样既培养了小朋友的阅读能力,又培养了表达能力。

在孩子初学拼音时,需要大量拼读来巩固练习。拿着书本反复练习,会比较枯燥无趣。在家里可以带孩子在具体情境中进行拼读练习。

如家具主题,将各种家具的拼音写成词卡,贴在对应处。孩子每每经过,就拼读两遍。用游戏的方式巩固练习,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③ 任务意识培养

家长可以在家和孩子进行适量的任务游戏,游戏设计要简单易行。例如写自己的名字、整理自己的小书包,之后再逐渐增加任务的种类和难度。

④ 规则意识培养

家长要和孩子讲守规则的重要性,比如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加深孩子对规则的理解认识,和孩子共同探讨制订家规,共同遵守,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03. 良好的心理准备

家长可以和孩子聊一聊关于小学的事,让他们和已经上小学的哥哥姐姐聊天,和幼儿园的同伴讨论,以激起孩子对小学的向往。同时也可以和孩子谈一谈上小学的担心和困惑,帮助孩子收集资料解决困惑。

04. 学具准备

建议大家每天至少要给孩子准备三支铅笔,且所有的学具都不建议太花哨,纯色为佳,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同时给孩子准备好文件袋,教孩子分类整理自己的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