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华教授:教学改革的重心是处理知识与经验的关系,要依赖教师、成就教师

2021-05-12 12:40:28 作者: 郭华教授:教

教学改革在路上,却不能信马由缰,忘了初心;教学改革要吸取历史经验,再也不能左右摇摆下去了。我们有责任通过主动的改革去探索教育规律,使教学实践能遵循规律、提升质量。谨慎而热情地拥抱改革、推进改革,既是对今天的学生负责,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开创。

参考文献:略。

原标题:郭华 || 教学改革的初心与坚守

但是,有些改革就是不去考虑实践而固执地要从理念出发。这类改革看不到教师、不重视甚至“嫌弃”教师的实践智慧,乃至把某些教师看作阻碍改革的“落后势力”,在教师队伍内部制造分裂和不团结,拉一帮打一派,“改革派”趾高气扬,“保守派”垂头丧气。这类改革只要求教师执行改革,而不信任教师、不去发动教师。“革新理论家们设计的许多方案,其目的似乎是强加在教师们身上的,是向他们提出的,而不是和他们共同提出的。这种专家统治论的家长作风是由于他们不信任教师,因此反过来引起了教师对他们的不信任。总之,教师们并不反对改革,他们反对的是别人把改革方案交给他们去做的那种方式,更不用说把一个改革方案强加在他们身上了。”[5] 当然,这类得不到教师认同的改革,是难以推行难见成效的。

教师才是教学改革的真正主体。发动改革的可以是行政部门、专家学者,但真正推进改革的却是全体教师和他们的学生。任何改革都必须有教师的现实改革意愿与行动。因此,一项改革能够顺利开展,不仅要有改革的方向和理念,还要有能够让教师主动参与改革的吸引人之处,还要有能够带领教师走上改革道路的入口,要有切实可操作、能上手的实践措施,还要让教师能够看到改革的“益处”。改革的问题必得是值得改的真问题,改革的措施既要接得上现实的实践,又有利于教师提升水平,还要让教师有自主探索的空间。可以说,好的教学改革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还能够充分发挥教师进行改革的主体性,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不能让改革挫伤教师的工作热情,更不能因改革而打压、鄙视教师,而应该依靠教师、发动教师,建设一支能够持续提升教学质量的教师队伍。例如:“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鲜明地指出,深度学习不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而是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教学思想与实践的提炼与升华。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一定都有这样或那样优秀的实践与想法,如果有意识地去捕捉、去审视,把好的做法和想法放大、放大再放大,张扬起来,把不好的做法和想法,一点一点地去掉、消掉,我们就会自然自觉地变好。因此,无论什么水平的教师,都可以参与深度学习的教学改革,都能通过改革变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