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毓璜顶医院王丽红:用心守护每一位患者的心

2021-05-14 10:37:29 作者: 烟台毓璜顶医

胶东在线5月13日讯(通讯员 李成修 崔方荣)人们常说:“知人知面不知心。”但对于超声医学科副主任王丽红而言,却是“知人知面更知心”。用她的话说就是“或许我记不住你的脸,但我一定记得你的心脏”。

心脏结构和功能诊断首选的检查是超声心动图,2007年起,王丽红专业从事超声心动图临床诊断及新技术研究,带领团队每天要对经入院的和门诊的近四百患者完成精准的超声心动图检查,为他们顺利入院诊治提供准确的心脏结构及功能的评估。与此同时,还要完成经食道超声、心内及心外科心脏手术术中监测等工作。从医十四载,王丽红诊断复杂心血管病数千例,工作中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精益求精,既为临床诊疗指明了方向,又为患者减少了病痛。用一把小小的探头,把抽象的心脏跃入眼帘,为心内、心外科打开了一扇明亮的超声之窗。

王丽红(前右)与团队分享病例

精准诊断开启老年瓣膜病新篇章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趋势,老年瓣膜退行性病变发病率不断增加,其中主动脉瓣狭窄已逐渐成为老年人群最常见的瓣膜性心脏病。对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曾经是唯一可以延长生命的治疗手段,但许多高龄、体质弱、病变重或合并其它疾病的老年患者无法接受此手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毓璜顶医院通过开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给予了这些高危或有心外科手术禁忌的患者治疗的机会。

“该技术通过股动脉送入介入导管,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主动脉瓣区打开,从而完成人工瓣膜置入,恢复瓣膜功能。”王丽红介绍到,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优势在于无需开胸,因而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然而这种介入手术的操作非常复杂,首先对患者术前心脏超声要有精准的诊断,而且需要心脏内科、心脏外科等多科室的团结协作,事先制定周密的诊治计划。

心脏瓣膜病团队曾收治一名83岁高龄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心功能测定只有35%,同时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多发并发症,不能承受常规外科开胸手术,决定为其开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这就需要术前精准的超声心动图图像,以及心脏结构及功能的精确评估。

虽然患者病情复杂,但凭借多年的经验和理论基础,王丽红对瓣膜的钙化程度,瓣膜数量及患者的心功能做了准确评估,为手术提供了保障。同时,她还参与术中监测,通过完美细致的监测,辅助心脏瓣膜病团队为患者成功置入人工瓣膜。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享受了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对于自己的工作,王丽红最常说的两个字就是“精准”,精确是对患者负责,对临床医生负责,是对自己的良心负责。“许多患者都是从下面医院转来会诊的,往往是复杂的先心病或者诊断不明的心脏病,例如前几天转来的一名刚出生2小时的一个新生儿,出生后血氧饱和度维持不住,患儿青紫比较重,来到我们超声科,我仔细为其检查,发现患儿是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是一种少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这类患儿病情危重,需要马上手术,如果诊断不明确,未能及时手术的话,约75%—80%的患儿在1岁以内死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王丽红说,精确诊断是对超声医生最基础的要求,也是最难的要求,但无论多难,都容不得半点差错,因为这关系到患者的生命,是作为一名医生的使命。

王丽红(左3)与团队讨论心脏彩超方面知识

舒适医疗经食道超声检查进入“无痛时代”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心脏超声新技术,被誉为探查心脏的“火眼金睛”。该技术开辟了心脏大血管影像学检查的新视窗,已逐渐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诊疗方法和金标准,近年来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王丽红介绍道,与普通的经胸超声相比,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是将超声探头从口腔经食道放置心脏后方的左心房附近,从心脏后方观察心脏内部病变,避免了胸壁和肺气等因素的干扰,图像质量明显高于经胸超声,效果更佳。但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时,要求患者保持平静状态,呼吸及心律均需平稳。但传统的操作中,仅对患者进行咽部局部麻醉,由于插管时刺激性仍较强,操作过程中多数患者较痛苦,耐受性差,进而影响检查效果,因此该检查在实际应用中受到较大局限。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