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失聪小伙被五所大学录取,母亲千里陪读11年,自创特殊教育“秘笈”

2021-07-29 12:53:27 作者: 随州失聪小伙

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

视频剪辑 胡祉祺

日前,2021年高考的学子陆续收到录取通知书。随州小伙王志翔,经过12年的努力,也终于迎来丰收时刻:通过单考单招,5所高校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这对于一级听力残疾的王志翔和母亲来说,尤为不易。

据了解,5所学校中,包括北京联合大学和长春大学。美术老师说,这两所学校相当于健全孩子的清华和北大。

十多年里,母亲马艳梅放弃一切全身心照顾孩子,还自我摸索出一套独特的特殊教育“秘笈”。

11年前的决定

7月21日,随州市曾都区南郊办事处邓家老湾村盛亩园生态园。

一个身黑色休闲装的男孩穿梭在葡萄采摘园里。顾客到了去引路,用手势告诉他们哪些大棚里的葡萄可以摘,什么样的葡萄是成熟的。采摘完了带去称重打包,随后收拾散在一旁的塑料筐。

和普通工人不一样,在他的身边,紧跟着一名中年妇女,不时地向顾客“翻译”。这二人就是王志翔和他的母亲马艳梅。

王志翔很阳光,看到人就热情地迎上来,满脸的笑。

马艳梅用随州话说,孩子原本很健康,2002年,志翔两岁的时候因为发烧药物致聋。当时医院建议做耳蜗,但是25万元的费用让一家人选择了放弃。

“加上自己也不懂,一开始也没给孩子戴助听器,导致后来不仅听不到,而且声带也僵硬了。”马艳梅说,那时候她自己一片茫然,每天浑浑噩噩不知道要做点什么才能弥补对孩子的愧疚。

2006年,听别人说做康复治疗可能有一线希望,于是,马艳梅揣上所有积蓄带着孩子到武汉治疗。在武汉,他们一边康复一边上学。

只是,结果并不太好,由于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孩子听力并无好转。“即使配上助听器,也只能听到打雷火车长鸣这样大点的声音”。

很快,钱花光了,马艳梅也下岗了。一家人到了最艰难的时候。这时,听别人推荐江苏徐州特殊教育学校教学模式不错,学费便宜,租房等生活花销也低。

2009年,马艳梅做出一个重要决定:和老公分居,陪孩子到徐州读书,从王志翔小学二年级开始,这一陪就是11年。

阴暗房间里的坚持

采访当天,随州气温高达36摄氏度,马艳梅却仍穿着厚厚的长袖长裤。卷起牛仔长裤,里面竟然还有一条秋裤。再一摸膝盖处,还贴着厚膏药。

在徐州的11年,马艳梅靠在特教学校做清洁工维持生计。为了节省开支,他们租住在学校对面小区的民房内,门和窗户不朝阳,一年四季不见阳光,白天也要开灯照明。阴冷潮湿的环境,使得马艳梅患上了风湿、膝盖骨刺、高血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康复与陪读的路上,她身患一系列疾病,但苦于没钱治疗,只能硬扛。

极目新闻从照片看到,在这间20来平方的小套间里,一间是卧室,一间是厨房。卧室内摆着两张简陋的床,母子俩用一块褪色的床帘隔开。木板搭成的书桌,是王志翔每天晚上苦读的地方。

谈起陪读生活,马艳梅说“每天两点一线,不是在学校就是家里,平时不出门也不花钱,更没有自己的生活。”

所幸,孩子很懂事也很努力,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全年级第一。马艳梅掏出一堆获奖证书一一介绍。

在众多奖证中,马艳梅特意拿出一张“美苑杯2020青少年美术大赛优秀奖”。

上高中后,考虑到孩子今后出路,她和孩子商量后决定走艺术之路学美术,因为能尽量少地与人交流。

学艺术意味着开支更大,两人只能节约再节约。铅笔尽量不削尖,有印迹就行,可以更经用。舍不得买大纸张练习,用便宜的小纸作画。一开始老师不知情,还批评马艳梅:“材料贵也只有几年,不要为省这个钱耽误一辈子。”

让她欣慰的是,王志翔很刻苦,一有空就泡在画室里,美术专业成绩提高特别快。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