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著宝妈放弃高薪知名外企,毅然转行做房产!10年红利上千万?

2021-07-31 11:48:10 作者: 土著宝妈放弃

大家好!我是平米纪老板,交大三宝爸。

每年帮助2000个家庭科学规划,走入名校。

今天,想给大家带来的是资深顾问,Sissi老师的故事:

大噶好!我是Sissi,生于斯长于斯的上海土著。

同济毕业后,我任职于全球知名建筑设计公司。因为家里二宝的出生,我首度创办了K12教育机构。

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工作,却为我对房产的认知做好了衔接和铺垫,也使得我同时能兼顾自住与对学校的需求。

建筑设计公司使我对城市的规划、商业住宅的设计耳濡目染。创立教育机构和规划两个孩子入学的经历,又让我对教育理念和各区教育体系有深入了解。

同时,源于家里两宝上学的需求,缘于平米的理念投契,我们家庭的财富也从二宝出生开始,有了长足的积累和显著的增长。

在孩子们如愿进入名校名园之后,我也开启了人生新一段挑战——帮助众多客户享受到房产红利。

“熟知上海,研究规划,精算杠杆以及维护好客户的切身利益。”

我坚持的这些信条,让我享受着在平米的工作,并且热爱挑战。

——Sissi,平米咨询顾问

01股市震荡回归教育,成功购置名校对口房屋!

在我职业生涯的初期,接触最多的就是股票。

奈何九死一生的市场实在太过刺激,浮浮沉沉5、6年,财富的积累也没有显著提升。我也尝试过黄金、外汇,但这也只能作为资产的一部分配置,入市时机不好把控。

但当时年轻的我,因为刚需和自住的需求突出,忽略了房产的价值属性。

那时候我和先生准备结婚,需要婚房。身为刚需家庭,我们双方父母都从证券市场割肉,凑齐了婚房的首付。

对杠杆甚至是对自身未来发展都认识不足,这让我们错失了首房首贷的机会,只使用了我先生一方的公积金。其次,我们对房子的选筹也没那么合理。

虽然是次新电梯小区,也兼顾到了双方父母一碗汤的距离。但因为家中2个宝宝的出生,打破了这份短暂的平静。

层高不足、大两房的户型以及没有名校的加持,置换房屋成了我需要重新面对的坎。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陪伴二宝,我选择创办教育机构。这样做的原因是,除了能接触到很多老师和家长之外,我对如何择区、如何择校等问题也逐渐清晰。

当孩子们迫在眉睫的入学需求需要解决时,我意识到一个对口好学校的房子,是普通人能维持或是踮脚维持阶层的最有力保障。

不过,前提是对学校的选择和板块前景,包括对房子本身都需要有充足的认知。

于是,在吸收完大量的知识后。我自己进行选筹规划,为孩子们选择了一套合适的房子,对口一梯队公办小学,还附带市级师范幼儿园。

没想到,这第一次选筹稳准狠。超出预期的就读体验,让我庆幸走对了这步好棋。

当两个孩子如期入学之后,我们不仅收获了优质的教育,还吃到两波房子上涨的红利,为我的家庭带来丰厚的资产回报。

02缘识平米,助力上百组家庭财富迅速增值

有回报才会有兴趣,就这样,我对房产这个行业感兴趣了起来。

因为上班时间比较自由,我持续在网络媒体上关注了很多地产人和金融大V,纪总也是其中之一。

我当时来听了一次纪总的讲座,他的观点让我意识到:无论是为了刚需买房,还是财产增值保值,买房前都应该以购房规划为先。

在初步了解平米模式后,我陆续关注了它旗下的魔都财观、新房指南等一系列公众号和微博。单边一站式购房的平米,顿时让我有种志同道合,相识恨晚的感觉。

于是我改变了职场方向,坚定交接了机构,加入了平米。

刚入门的时候,即使身为土著,但对于上海不断更新迭代的板块,我仍是一个新手。于是,我开始艰苦又漫长的踩盘之路。与此同时,我也不断对更改的政策潜心研究。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