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2021-07-31 13:58:36 作者: 城市群:中国

文/戴小虎

城市群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热词。

在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全新的发展阶段下,中国将面临新一轮消费增长和产业升级的挑战。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认为,应对这两大挑战,关键的抓手在于中国正在进行的城市化。

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面临规模限制的超大城市不可避免地将出现人口和产业的溢出。在张明看来,在这一背景下,围绕超大城市组建城市群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日前,张明和他的研究团队出版了《五大增长极:双循环格局下的城市群与一体化》(以下简称《五大增长极》)一书,判断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中三角和西三角是当前中国最富增长潜力的5个经济区域。该书一经出版,引发了市面上广泛的关注。

近日,张明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专访,讲述了城市群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必然趋势背后的内在逻辑,以及如何更有效地推进城市群战略,并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兼顾地区均衡,避免城乡差距扩大。

城市群将成为必然选择

中国新闻周刊:《五大增长极》中有一个重要的结论,城市群将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和主引擎。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

张明:我和我的团队是从2018年开始从事区域一体化研究的。2018年上半年中美贸易战爆发,我们当时判断这场摩擦会持续很长时间。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的体量后,美国要遏制中国进一步的增长,将会是一个长期、综合的策略。我国过去良好的外部环境会发生变化。

事实上,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增长就已经陷入停滞,增速降到了3%左右。外需变弱,而中美贸易摩擦让外需变得更不可靠。

我们得出这个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首先,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引擎一定会转回国内。过去靠开放带动改革,靠外循环带动内循环,但在贸易战爆发后,我们认为未来国内的增长可能会成为主要动力。在国内的增长动力里面,什么又会成为新的动力?

我国的投资水平总体已经很高,再靠高投资带动增长比较难,两个引擎中除了投资就是消费,所以消费在增长中的重要性会进一步凸显,成为中国国内大循环的根本动力。但没有大国是只靠消费崛起的,投资也需要升级,从目前比较粗放的、传统的制造业升级为高附加值的现代制造业。

其次,继续城市化是驱动消费扩大和投资升级的动力。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里,我国城市化快速地推进,截止到去年城市常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经上升到60%以上,但户籍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还相对较低。所以我们认为,未来进一步的城市化是大势所趋。换句话说,要让农民真正进城,而且能够扎根留下来,从农民转化为市民,从而带动消费升级。

第三,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已经到一定阶段,出现了超大城市,但城市规模又受到限制,所以围绕超大城市展开的城市群,可能会成为未来城市化的主要发展模式。

中国新闻周刊:城市群成为未来增长的必然选择,更多是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还是中国自身发展的必然?

张明:内部、外部的因素都有,但是更重要的是内部的动力。

中国经过了几十年的高速增长,已经到了增长换挡期,本来内部也要进行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例如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的产业需要升级。怎么寻找和挖掘新的产业,产业政策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市场供求来发挥作用,要让要素充分流动起来,去到收益率更高的区域。

这一点,在过去10年间,最成功的例子就是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是中国目前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地区,目前的核心产业在全球也很有竞争力。粤港澳大湾区成功的经验,就是用市场来寻找优势产业,再结合产业政策发展短板。

培育国内统一市场

中国新闻周刊:你认为,未来城市群应该如何发挥主引擎作用?

张明: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要使中国经济能够持续快速增长,就要充分利用国内统一的市场。但是我国国内市场现在还不是统一市场,存在很多对市场要素和商品自由流动的障碍,跨省流动的障碍尤其多。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