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领导再次牵头推进“作战图”!青岛以产业链思维重塑生物医药新版图

2021-08-03 23:24:15 作者: 市领导再次牵

城市发展要全面进位、蓄能后劲,关键是通过布局新产业来激发新动能。生物医药就是青岛集中发力、突出打造的“新引擎”。

8月3日,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发展推进工作视频会议举行。青岛市副市长耿涛率相关部门、院所、行业企业和专家,对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进行再思考、再部署、再推进。

会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解读了《青岛市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发展推进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从蓝图到落地,青岛生物医药产业有了更为明确的作战图。

会议的召开,是青岛抢抓生物医药风口,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优势的关键举措,也是青岛市级领导牵头、以产业链思维谋划产业布局的重要体现。像这样的推进大会,此前已举行了两期:

5月28日,青岛第一个以产业链为主题的发展大会,聚焦汽车产业链,对标先进、梳理短板,成立了青岛市汽车产业科创联盟;

6月29日,青岛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发展大会,会上成立了青岛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招商专家评估委员会。

每个产业发展涉及面广,有条条框框,传统各自为战的打法,造成部门间的人为壁垒、区市间的恶性竞争、产业布局的同质化等。由市领导牵头推进,使全市工作形成“一盘棋”,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

在耿涛看来,要抓好生物医药产业链工作,就要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培育具有辨识度、影响力的特色地标产业;要以“创新链、生态链、资金链、人才链、应用链、企业链”六个工作责任链条为主攻方向,加快生物医药产业的聚焦、聚集、聚合、聚变,提升“高度”、加快“速度”、夯实“厚度”、提高“浓度”,让“产业雁阵”飞得更高、更快、更好,把青岛生物医药产业做高、做新、做强。

在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路径上,重点是做好“特色化、链条化、协同化、生态化”的“四化合一”的文章:

“特色化”——结合现有资源优势,重点打造特色化产业雁阵;

“链条化”——从产业各细分板块切入,完成全产业链的搭建;

“协同化”——既专注龙头企业引进,又注重创新型企业孵化;

“生态化”——围绕产业发展痛点,完善配套服务体系。

从产业链的维度整体推进,其实也是青岛从企业角度出发的城市发展逻辑的体现。这种以企业为主体的成就模式,在推进大会上也凸显出来——

会议的开场,是明月海藻、聚大洋、正大制药(青岛)、华大基因等生物医药领域企业的宣传推介;

会议期间,首批进入青岛市创新产品目录生物医药企业代表进行创新产品发布,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带来智联型生物安全柜、云育CO2培养箱,青岛海信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带来海信超声设备。

青岛成就企业的决心,对企业来说就是最强信心!

明确短板、发挥优势,青岛正以产业链条扩容市场主体,以产业集群吸引资本人才,以产业生态汇聚生物医药发展的“产业气场”。

1

站上发展风口

布局生物医药

之所以选择布局生物医药,是因为生物医药产业需求强、动力足、前景广。尤其疫情给全球带来巨大冲击,这让生物医药行业的重要性也前所未有凸显出来。

2020年,全球医药市场总规模接近1.2万亿美元,并且连续多年保持3%到4%的增速;其中,中国医药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2位,是全球医药行业最大的新兴市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医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8.4%;医药制造业利润增长11.9%。受疫苗等医疗物资需求大幅增加等因素带动,医药制造业两年平均增速达到11.7%,明显高于其他消费品行业。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