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护士值班突发脑出血离世,留下3岁自闭症儿子

2021-08-05 00:45:15 作者: 防疫护士值班

两个不到5岁的孩子都没发觉,妈妈已经消失一个月了。

深圳的夜又闷又热。每天晚上,在光明区甲子塘大道附近城中村的一套出租屋内,风扇 “嗡嗡”地把热风吹向一对小姐弟。在睡觉之前,他们总会光着脚丫,在屋里蹦蹦跳跳玩耍。

为了省钱,这套月租1800元的出租屋一直没有安装空调。屋子里,曾经挤满了三代六个家庭成员,苦是苦了点,也一度充满了希望。

但自从6月29日起,一切都变了。两个孩子的妈妈在那一天因为脑出血并发症肺炎去世,留下一对懵懂的姐弟:5岁的姐姐在上幼儿园,3岁的弟弟患有自闭症,半年来一直在机构康复干预。

妈妈叫林燕梅,今年31岁,是一名护士,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分院工作。6月21日,林燕梅在一线做防疫值班时突发脑出血,抢救8天后宣告不治。

林燕梅去世后,院方给了1万3千元抚恤金,3000元慰问金,还有住院时就申请的帮助家庭困难员工的资金1万6千元,同事们也捐了1万多元。家属在提交了工伤认定申请后,一直到现在还没有结果。初步的消息是,有关部门认为脑出血并非在工作岗位上受的伤,“估计很难通过”。

在生前,她非常操心儿子,他3岁了,连一个词汇都不会说,经诊断为典型自闭症。他的眼睛很少会看人,除非那人是妈妈。

林燕梅与孩子合照

他不知道,妈妈没了

6月28日中午,大米和小米深圳云里中心。奶奶推着3岁的浩浩来到康复室门口,天太热,浩浩的衣服都出汗湿了,奶奶正要给他换备用的干衣服,他爸爸的电话打了过来:

“燕梅可能熬不过今天了……”

老人家一听到这句话,就瘫坐在地,顾不得附近人来人往,掩面痛哭。

第二天下午18点00分,31岁的林燕梅经抢救无效去世。

大米和小米跟林燕梅最熟悉的,是浩浩的成长顾问小唐。她刚进机构不久,认识的孩子和家长不多,但她对浩浩一家的印象最为深刻。

小唐每天都会提前结束午休,一打开门,她就能见到一对祖孙:坐在婴儿车上的浩浩,背着一个大书包的奶奶。只要是晴天,祖孙两人都会浑身是汗,必须换干衣服以防感冒。

他俩住在光明区,要来龙岗区的云里中心按时做康复,就不能吃午饭,11点半就得挤上地铁,赶在下午两点前到达机构。

康复师给浩浩干预时,奶奶就坐在门口,时不时观察浩浩的反应。由于她不会讲普通话,其他家长聊天的时候,她只能独坐在角落里沉默。肚子饿了,她会去快餐店里,点一碗不见荤腥的米粉,垫一垫肚子。

“风雨也好,暴晒也罢,每天往复通勤两个多小时,坚持干预。”在小唐的印象中,奶奶带着孙子非常能吃苦。

奶奶推着浩浩从机构回家

浩浩的妈妈林燕梅,小唐也见过很多次。“她很黑,也很瘦,沟通交流中我发现她非常努力上进,对孩子也很乐观。”

有时候,林燕梅会送儿子来康复。如果哪天是妈妈送来的,浩浩干预的情绪就很积极,必须时不时看妈妈一眼,要是看不到就会哭闹。

进入6月中旬以后,小唐发现,向来乖巧的浩浩,脾气变得有些暴躁。她后来问浩浩奶奶才知道,林燕梅出差一周了,浩浩一直闹着要见她。他虽然不会说话,但很喜欢冲着妈妈笑。

那段时间,遭受疫情反扑的深圳,在全市范围展开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共调派4.95万人次医护人员参加一线采样,而林燕梅正是其中之一。

护士妈妈在工作现场倒下

林燕梅被送往医院抢救那天,是6月21日。

出事前一天,已经离家一周的林燕梅告诉丈夫黄远森,“忙完明天,我就能回家陪孩子了。”

那天夜里,她还给家里打了一个多小时视频电话,她一会儿教女儿搭积木,一会儿给浩浩唱歌、讲故事。

浩浩虽有自闭症,对人没注视,却也知道跟谁最亲。在此之前,林燕梅曾出差一个月没回家,浩浩还出现严重的分离焦虑症。

自那以后,只要林燕梅下班一回家,浩浩总是紧紧抱着她的腿不放手。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