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文豪苏轼的辛酸,只有红颜知己一个人懂

2020-11-01 10:27:57 作者: 一代文豪苏轼

据明代曹臣所编的《舌华录》载:一次苏轼饭后散步时,拍着自己的肚子问左右侍妾,肚子里面是什么,有的答“是满腹智慧”,有的答“是锦绣文章”,苏轼摇头,红颜知己王朝云回答: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苏轼闻言捧腹大笑。

苏轼影视形象

苏轼之所以认可王朝云的回答,因为他一生的在政坛上的浮沉都是因为“不合时宜”,王安石变法之时,神宗皇帝被王安石描绘的新法图景感染,正亢奋不已,苏轼一瓢冷水兜头泼下,他看出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过于急功近利,率先上书批评王安石新法引起的弊端,并建议神宗赵顼不要“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触怒神宗赵顼,遭到“变法派”排挤,甚至还被人污蔑给父亲苏洵办丧事时借机贩卖私盐,因此被排挤出京,其后多次被贬,辗转于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官职越做越小,甚至被捕入狱,险些丢了性命。

苏轼与王朝云

神宗皇帝去世后,“变法派”失势,哲宗赵煦上台,垂帘听政的太皇太后高氏爱惜苏轼才华,将苏轼重新召回京城,当“保守派”的司马光要彻底废除新法时,被“变法派”整得死去活来的苏轼又唱起了反调,认为新法当中也有不少有利的东西,不能全部废除,即使废除也要循序渐进由此又得罪了“保守派”,很快再次被贬黜,回到了第一次出任地方官的城市——杭州。

苏轼《寒食帖》

期间经过几次起落,到了高太后去世,哲宗皇帝亲政,又开始起用“变法派”,此时王安石已死,“变法派”行事毫无顾忌,对“保守派”大肆报复,苏轼又一次被当成了反对变法的“保守派”,被一贬再贬,最后贬到了海南岛,直到哲宗死后,徽宗赵佶上台,大赦天下,苏轼才得以回归大陆,可惜年纪已老,在颠沛流离中身体损害严重,在回程途中病死在常州,终年65岁,此时那个说苏轼“一肚皮不合时宜”,跟随苏轼流落了好几个地方的红颜知己王朝云已经死了5年。

海南苏轼像

苏轼的不合时宜,在于他的独立观察与思考,在人人亢奋的变法时,他敏锐地察觉到新法的弊端,在新法将被废除时,他又提醒皇帝不要忘记新法利国利民的好处,因此在“变法派”和“保守派”的斗争中,他两头不受待见,成了最大的牺牲品。苏轼的选择是出于对国家对民众,也是对自己良心负责的体现,他的悲惨命运是旧时代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

王朝云(1062—1096年),字子霞,吴郡钱唐(今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大文豪苏轼的红颜知己和侍妾。早年家境清寒,沦落歌舞班中,成为西湖名伎。天生丽质,聪颖灵慧,能歌善舞。虽混迹烟尘之中,却独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质。苏东坡因而爱幸,纳为爱妾。敏而好义,跟随苏东坡谪居惠州。绍圣三年(1096年),卒于惠州,时年三十四岁,葬于栖禅寺东南。苏东坡不胜哀伤,亲撰墓志铭,并写下《西江月·梅花》、《雨中花慢》和《悼朝云》等诗词,以寄托对朝云的深情和哀思。朝云念着《金刚经》的“六如偈”而逝,栖禅寺的和尚兴建“六如亭”作为纪念。(据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