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大街上看不到退休官员溜达?

2021-08-05 17:18:36 作者: 为什么在大街

为什么在大街上看不到退休官员溜达?

上海原市长杨雄溘然离世,引发一波热议。

先是对离世原因的一波猜测与分析,由于大道消息不通畅,小道消息遂不胫而走。版本有点多,大抵可分煞有介事版、正本清源版、合理想象版、胡编乱造版……看了也就一眼过,并不在乎版本的真假。

此时此刻,我们并不关心死者的死因,也不关心其所谓的政治背景之类,我更关注的是,为何一个“平民市长”的去世,会引发如此广泛的同情和热议?除了“离世方式”有点特别,是否还有其他可堪玩味的因素?

01.

著名大V徐世平深情回忆了自己与杨雄交往的几个细节。

他认为,杨雄是一个平易近人,没有什么官架子的人。还提到杨雄退休以后,经常一个人出门买菜、乘公交,和路上遇到的普通人很随便的聊天,手里还拎着个买菜的袋子。

这样的镜头对杨雄而言显然是家常便饭,据我所知,在大街上见到杨雄此番模样的有好几位,有一位说自己在菜场偶遇过杨雄,还调侃了几句,杨雄很随和,完全没有所谓的架子。

徐世平还谈到,上海市前副市长谢丽娟也经常一个人随便出门,坐地铁,很少有人会认出她来,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太太”。

这让我忽生感慨。

高官退休了,其实不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头老太吗?但为何这些普普通通的行为,会引发大惊小怪的热议呢?说到底,还是因为有些高官太神秘,太高不可攀,甚至太忧心忡忡,哪怕退休,也要笼罩在特权之下,不想与平民百姓挨得太近,生怕有什么意想不到的麻烦。

所以不妨反推之,一个高官,假如在位时,欠下过很多良心债,包括有形债和无形债,他(她)是断然不敢“随便上街”的。谁知哪里蛰伏着“仇人”呢?你的历史过往,将与一生如影随形。而敢光明正大随时独自逛街的,至少印证了其比较磊落的品行。

02.

我无意评价这两位省部级大员的政绩或者人品,因为我们一点也不熟,对他们毫无了解。有限的认知也仅是一些别人发布的消息,是否真的有政绩或者有问题,不在我的思考范畴之内。

引发我思考的是,什么样的领导能够这样正大光明一个人上街,重新回到老百姓的行列,过老百姓一样的日子?

这不是摆拍,是真的在过日子。因为他们已经没有必要装样子,船到码头车到站,退了休就是老百姓,装给谁看呢?

只是,为什么这样的偶遇,还是会成为“新闻”?

不要说省部级,那些厅局级,退休之后也鲜有人再遇见他们,他们去哪儿了?为什么不能像杨雄、谢丽娟这样,到处出来溜达?

是因为不适应吗?退休之前,身居高位,前呼后拥,出则有车,入则有陪同,见面要对等,级别得匹配,差半级都不行。退休之后,取消待遇,不要说跟领导面对面,可能门口的保安都不一定再待见,内心自然茫然不能适应。

是因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吗?很多领导干部,出行全靠手下打理,一旦退休,出门地铁、公交不会坐,马路忘记怎么走,甚至微信、支付宝也不会用,自然不敢上街。

是得罪的人比较多吗?有的领导,在位时拿着组织给的权利,作风强势,不怕得罪人。退下来之后,没有组织罩着,成了普通人,万一遇上过去欺负过的人,上来一通老拳,估计吃亏的还是自己。没办法,还是宅家里算了。

是因为缺乏兴趣爱好吗?很多领导一辈子没有别的兴趣爱好,除了抓权还是抓权。一旦退休,权力不再,就浑身不自在。这时候要上街吧,不会跳广场舞,不会唱歌,不会乐器,到哪儿都跟不上别人节奏,除了纵论国际大事,啥都插不上话,可是谁整天跟你心怀天下做兵棋推演,那不是闲得蛋疼?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