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包海荣
时光荏苒,转眼已经从医二十余年了,虽然没有什么骄人的成绩和成功经验,但写写自己从事呼吸专业的经历,谈谈这些年来的感悟,也是我作为青委一份子的责任所在,希望能对年轻的学子们有所帮助。
当初踏进医学院的大门,并不是我的初衷,而是受父母之命。最初学习的动力也只是为了不辜负含辛茹苦的父母的期望。
但是自从接触了临床,尤其是实习期间,每每看到老师仁心仁术,妙手回春,使危重患者转危为安,对老师们的崇拜感油然而生,也感受到了医者的伟大与自豪。但对我触动更大的,还是看到那些晚期肿瘤患者痛苦而又期待的眼神、慢阻肺患者费力的呼吸、医生对一些疑难杂症的无能为力……
我知道医学还有很多的顽疾需要去攻克,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需要去探索。顿觉医生的责任之重大,使命之光荣!这坚定了我力争做一名好医生的决心,也鞭策我更加努力地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五年的大学生活,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给我的大学生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我想,医者的责任和使命,正是激发我学医的原动力。
大学毕业后留校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工作。激动之余更多的是慌乱和不安,总怕患者的病情变化不会判断,患者出现的紧急情况不会处理。所幸遇上了恩师刘晓菊教授,从书写病历到开具医嘱,从疾病诊断到治疗选择,从医患沟通到操作规范,她都毫无保留,手把手地教我,鼓励我不断学习,使我终身受益。
包海荣为患者做气管镜检查
正如她所说:“学医之路注定一辈子要终身学习,只有不断地充实自我,才能跟上医学发展的步伐。”因此,我攻读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为我今后的临床和科研之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呼吸专业多年工作中,我见识了老师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时的果断及守在患者床旁观察病情时的认真细致;对呼吸慢病患者苦口婆心的健康教育以及和风细雨般的鼓励;在呼吸道烈性传染病如新冠肺炎、SARS、甲型H1N1流感等防治时主动请缨、临危授命和义无反顾。正是她这种悲天悯人、救死扶伤的医者情怀深深地影响了我,使我也如老师一样严格要求自己,以医者仁心敬佑生命,不断积累,成长为一名主任医师。我想,老师的言传身教和不断鼓励是我成长为一名较优秀的高年资呼吸医生的主要原因。
2006年,医院成立了老年呼吸科,我有幸成为科室的一名管理者。在时任副院长刘晓菊教授的指导下,我全身心投入到科室的日常工作和管理中。从病历书写到化验单解读,从基本的临床操作到诊疗思维的训练,从一般患者的管理到危重患者的抢救,亲力亲为,一丝不苟,严格带教。同时身体力行,努力提升年轻医师的医德与人文素养。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科室已经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
包海荣(左一)带教查房
我想,在这个时候,我的情怀,除了悲天悯人、救死扶伤外,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就 是管理好科室,做好传承,给年轻人搭建发展的平台,将科室不断发展壮大。
回首二十余年的从医经历,很幸运遇上很多如恩师刘晓菊教授一样的老师和前辈,他们给予我无私的帮助和悉心的指导。感恩老师们教我做人、做事、做学问。时至今日仍时刻铭记老师的教诲和鼓励,铭记王辰院士所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宽广的胸怀源自内心的善良”。以仁爱之心,对待患者,在临床上精益求精,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以善良之心对待同事,尤其是年轻医师,给他们发展的空间和平台,鼓励并创造机会让他们趁年轻时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在还没有拖家带口的年龄抓紧时间攻读博士,出国留学,充实自我,实现个人的目标与梦想;以感恩之心对待师长,将他们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尽自己所能,努力促进科室的建设和呼吸学科的发展。并且在推动甘肃省呼吸与危重症医学(PCCM)科建设及基层医疗机构呼吸疾病防诊治体系与能力建设工作中竭尽全力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