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名臣,主持了成化犁庭,却被人陷害,离京时天下士子十里相送

2020-10-14 16:06:51 作者: 明朝名臣,主

明朝成化年间的名臣李秉,他的名字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是很陌生的,但对他的为人熟悉的人,都会对他大加赞赏。李秉于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中进士,历任福建延平推官、户部郎中等职,并于景泰三年任宣府巡抚,提督军务,镇守边境,防范蒙古鞑靼。

明朝大臣

要说李秉在战场上的表现,就不得不说成化三年征讨女真的战役了。成化三年(1467年)五月,明宪宗朱见深命李秉提督军务,与武靖伯赵辅率军兵征讨建州女真部。明军兵分五路各万骑,从抚顺关出塞,攻至建州,共擒99人,斩536人,摧毁营寨数百。此战对建州女真打击较大,被后人称为“成化犁庭”或“建州月屠”。在李秉的建议下,明宪宗下令杀了建州女真的首领董山等人。因此战的功劳,李秉受封加太子太保衔。

明宪宗当时对李秉也是很信任,成化犁庭归来之后,正好吏部尚书王翱退休了,明宪宗就让李秉接任吏部尚书。明朝时六部在名义上虽是平等的,但潜规则里,六部以吏部为首,吏部尚书的职权仅次于内阁辅臣。李秉本人曾掌管刑狱,在巡抚宣府时也遇到过诸多官员不法的行为,就早觉得明朝已经澄清吏治。得到明宪宗的重用,此时的李秉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

明朝官员油画

当时朝廷正好有八千多名监生正在等候安排任职。所谓的监生,就是在国子监读书的人,有监生身份的人,可以不参加科举,直接以监生身份走入官场,只是前程上会有一定的限制,不如进士那样官运亨通。在明朝,获得监生的身份除了在国子监读书之外,还有几种途径:1.捐监,就是花钱去买;2.荫监,即父辈或祖辈有功,获得恩荫,或者祖辈有大难,朝廷需要补偿,朝廷会直接给监生身份。3.举监或贡监,即被当地有望的人或官员推荐的举人或秀才,也成为监生。

李秉认为官员的品质道德各方面都是很重要的,为了避免滥竽充数的情况,李秉打破旧例,竟对这八千多名监生进行考核。所谓的旧例是这样的,按照朝廷规定,吏部可以对监生选任或在职官员进行考核,以罢免不合格的监生或官员,但有数量限制。也就是说,吏部不能随意罢免监生。

明朝人

结果在严格的考核之下,李秉先罢免了数百名监生,随后再进行第二轮考核,又罢免了数百名监生。其罢免监生的数量远远高于规定数量,是规定数量的数倍。这些被罢免的监生,不管监生身份是怎么来的,一旦被罢免,就意味着之前的花费白白浪费。况且这些监生背后不乏身居高位之人,有些监生还是一些有名望的人或朝廷高官的子孙或门生。李秉这么一搞,一下子就得罪了很多朝廷官员。《明史》:监生需次八千余人,请分别考核。黜庸劣者数百人,于是怨谤纷起。

成化十四年正好是吏治考核的一年,一些官员纷纷暗中面见李秉,希望能够贿赂李秉,以在考核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内阁大学生彭时的族弟彭华曾找李秉,要求关照某个官员,结果李秉不讲情面,直接把这个官员都调出京了,此事引起彭华的不满。

明朝人

报复很快就来了,一场“倒李”的风波如期而至。成化五年正月,给事中萧彦庄等人联名弹劾李秉徇私等十二条大罪,并指责李秉暗中交结御史,结党营私。明宪宗大怒,说:“李秉原来有很多官员推荐,怎么会有这么多违法之事呢?”于是,让刑部调查李秉。刑部审问了李秉的两个下属吏部左侍郎崔恭和吏部右侍郎尹旻,这两个人与李秉关系并不好。当初吏部尚书空缺之时,崔恭本有机会升任,明宪宗却把位置给了李秉,崔恭因此嫉恨李秉。尹旻是李秉直属下属,李秉曾对尹旻的建议言听计从。后来有人传出流言,说吏部的大权在侍郎手中,李秉从此开始疏远尹旻,尹旻却怀恨在心。《明史》:左侍郎崔恭以久次当得尚书,而秉得之,颇不平。右侍郎尹旻尝学于秉,秉初用其言,既而疏之。侍读彭华附中贵,数以私干秉,秉不听。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