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你愿站着还是躺着(中)

2021-08-06 15:21:30 作者: 养老,你愿站

摄影/叶 奇

关注“新民银发社区”,就是关心自己,关心父母,关心父母的父母

成为老人的艺术算不了什么,真正的艺术在于战胜衰老。 ——歌德

编者按: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眉眼低垂,你愿意过怎样的生活,站着还是躺着?这一期的作者正在度过自己的晚年生活,且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站着”。他们说,想美,趁现在;想行动,趁现在。有人愿用画笔和一颗赤诚的公益心,让夕阳更火红;也有人愿奔着老去,不断挑战自己。养老的方式不同,但有一个观点是相同的:一个身心芬芳的老人,至少可以活出精彩,更加延年益寿!

在奔跑中老去

叶良骏

我退休那天,曾写一文遍告诸友:“要为自己活几年。”这以后,我一直按这个心愿,设计自己的老境。一年年地过去,越来越多的朋友劝:“你已老,不该这么拼了!”我没在拼啊,只是并未停下前行的脚步,因为老了,才更要抓紧时间。

于是,我像陀螺一样飞快地转:除了擅长的散文,我还写纪实、报告文学,书一本本地出版。跨界当编剧,每年推出一部新戏;策划戏剧进校园,为从未上过舞台的中学生圆了表演梦;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心灵受伤的孩子感受世界的温暖;从专讲陶行知拓展成有各类主题的系列讲座……一直忙到年过古稀,至今,我还没忙完。朋友约我去踏青,我没空;文友邀我喝茶,我失约;家人计划旅游,因我缺席而取消……坐在阳台上,切盘香梨,听小夜曲赏月,不知是哪年的事了。我把日程排得满满,只恨时间不够,只怨自己没三头六臂,总有新的计划要实践,总有梦可以追。我没空计较成败得失,无暇细品风霜雨雪,因此,活得简单,干得自在。

老,是自然规律,像人生每个阶段一样,不请自来,逃亦无路。如何度过,是各有活法。站着、坐着、躺着,只要适合自己,都不错。对我来说,既已定下“为自己活几年”,就按此初衷跟着心的指引,把爱做的事做到极致。这,与名利无关,也不是夺人眼球,只想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创造到老。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谁说黄昏不美?晚霞映红天空,照样璀璨夺目。陶行知先生说:“人活的时候少,死的时候多,如果在活着时,做有益于人民的事,少就变成了多!”像我这样的老人很多,我称其为“不退休的人”。因为所剩时间有限,我们抓紧一切机会,为人生之路留下最后的履痕,把少变成了多。

奔着老去,不断挑战自己,是积极的养老方式。春的后面不是秋,何必为年龄发愁!我觉得自己越活越年轻了。

老了,仍要试着美丽

还一平

年少时,我读过陈学昭的小说《工作着是美丽的》,一直记着那句“只要生活着,工作着,总是美丽的”,一晃半个世纪过去,我退休了,终于有了如释重负的轻快:再也不用早起上班,可以睡到自然醒,但我不想就这么老去,老了的生活依然可以丰富多彩。

我从小能歌善舞,启蒙“伯乐”是小学教音乐的林老师。退休后,我学起了钢琴,但老人学琴与孩童学琴的身心受益体验全然不同。当每天坐上琴凳,抬臂,让指尖划弹黑白琴键,徜徉在音乐中时我会感动,真切感受到丝丝缕缕的进步与美丽。

几年前有一次在伦敦机场海关排队待办入境,排在我夫妇前面的两位同胞在接待窗口因不懂英语而着急,只见一位工作人员跑来我们队伍旁扬声询问谁能去帮个忙,竟鬼使神差地请我帮忙。当时的我吓了一跳,但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退休后,我重拾英语学习,还鼓足勇气报了年轻人热衷的外教口语小班,与一群准备出国拟考雅思的年轻人为伍,老师也是位20多岁的女孩,我班有师生微信群。我们每周一课,每课要上一整天,内容很丰富。课程重点、板书笔记、作业要求等都会在群里作分享互助与交流。我只顾闷头学努力练,能记多少是多少,不为难自己,不在意得失。老师也觉得我学习的认真劲儿不输他人。

父亲生前曾几次跟我说过:年龄大了,想好的事情没时间犹豫了,试试真的去做,再苦也坚持住,努力站着,你想要的,一定会给你!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