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13周年,孩子们仍有后遗症,简光洲们为何不见了?

2021-08-12 18:44:42 作者: “三聚氰胺”

因此,节目组准备了这些问题:

如果生意和写作发生冲突,保生意还是保作品?

写作的欲望和赚钱的欲望哪个更强烈?

经商会对人格产生影响吗?会让你越来越精明吗?

主持人是胡建,采访中途,张贤亮很明显有点毛了,趁着摄像换带子,语气很硬地问了一句:“你们到底是干嘛的,从来没见过你们这样的主持人。”

在当时,所有人都没见过这种节目,有些思维古板的,甚至会觉得节目不尊重人。张贤亮显然低估了节目组的决心,后来《东方之子》还请来了季羡林、余秋雨、李嘉诚等人,一律平等对待,从不叫尊称,提问也都是尖锐的。

现在我们可以在网上看到很多精彩的访谈节目,有的甚至尖锐的过头,到了不尊重人的程度,但观众买账。并且,大部分的访谈节目,都不想那时候只是起宣传作用,而是真正能直击到人的内心。

这一步就是他们走出来的。

另一档子栏目《生活空间》,由陈虻负责,他是央视许多人的老朋友、老领导、精神导师。

准备节目的时候,陈虻就想做一个主题是老百姓的节目,既要接地气,也要触动人心,要“留下小人物构成的影像史”。陈虻日思夜想,想出了一句著名的、教科书级别的栏目语:“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节目采访一个见义勇为的英雄家属,人已经牺牲,通常的节目会讲述他的成长经历,来歌颂、赞美。陈虻不同,让节目把镜头对准他的家人。于是,镜头里的英雄父亲,手里捏着儿子留下来的一缕头发,痛哭流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