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援青医疗队:播撒爱心 守护玉树人民的健康

2021-08-13 00:09:04 作者: 北京援青医疗

陈豫、郝烨、杨超、高秀菊、杨艳丽是北京市对口帮扶玉树第四批第二期一线医疗工作人员,他们来到高寒缺氧、各方条件较之北京极其艰苦,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玉树,接过前3批、6期对口援助玉树医疗的接力棒,赓续“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的使命,在玉树州人民医院的帮扶岗位上,不负党中央和首都人民的重托,以医者仁心、救死扶伤的精神,以传帮带和开发新的医疗项目为突破口和工作目标,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竭尽全力减轻患者的负担和病痛。

放下一切前往

“家里老人身体不好,有上二年级的孩子。亲戚朋友听说我要去玉树,都说那里的环境特别艰苦,会受不了。但是,我想既然使命在肩,就要放下一切前往!”来自北京市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陈豫说:“来到玉树,对于我好像又回到了刚进大学学医那个时候。青春再次燃烧,理想再次升华。想起步入神圣医学高等学府时的誓言: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而到了玉树,我觉得我的大学,我的生命与玉树注定有这样一次刻骨铭心的遇见。这里的人民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守护着中华水塔、圣洁玉树,令人感动。我们北京的医务人员服务玉树各族群众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让先进的机器动起来,让搁置的设备发挥作用。这是陈豫心中所想。她说:“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随着临床科室新项目的不断增加,影像科的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如骨科开展膝关节置换,要开展四肢全程投影。外科进行肝包虫病手术,我们开展了腹部CT增强检查,为颅内占位性病变进行核磁增强检查 。”

陈豫针对玉树州地域辽阔,农牧民居住分散,患者及时到州人民医院就医比较困难,各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各方条件所限、很难准确诊断和治疗的实际,并根据患者相比上一年增加的趋势,与各县医院、乡镇卫生院进行远程会诊,次数多的一天会诊30例以上。在远程会诊中,她不敢有一丝半毫的马虎和懈怠,全神贯注。她说:“这里脑溢血重症的外伤患者较多,必须迅速作出诊断,为后期的治疗赢得时间。”一年中,通过远程会诊的这个平台,诊断疑难急重病人206例,没有出现过误诊、漏诊和其他方面的偏差。同时,与北京、西宁各大医院联合会诊,不仅为本地的农牧民病人减轻了负担,缓解了看病难、成本高的问题,深受农牧民群众的欢迎。

在开展结对子医疗帮扶活动中,陈豫前往玉树市哈秀乡,对牧民毛德11年前因车祸造成下肢粉碎性骨折行走困难的问题,她仔细翻看以往的资料,制定新的治疗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治疗,为毛德去掉多年的钢板,减轻了疼痛。

针对玉树州人民医院影像科医生和技师的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她对低年资的医生和技师进行了3次集中培训。在赴各县巡诊时,为县医院、乡镇卫生院的放射科工作进行指导,尤其是囊谦县人民医院的放射科医生和技师对陈豫老师的指导心存感恩,他们说:“陈老师就是北京派回家的亲人!”这样的赞美朴实而又真诚。

母婴安全是我们的职责

高秀菊在玉树农牧民群众中有着很高知名度,被誉为孕产妇的守护神。她是来自北京市丰台区妇幼保健医院产科的副主任医师,有着29年丰富的妇产科临床医疗经验。

2020年10月的一天,高秀菊接到家人的电话,告诉她有个亲人病故导致母亲心脏病复发,让她寝食难安。就在半夜,她接到医院的电话,说有一名危重症孕妇前来就诊,情况危急。她听后忘记母亲犯心脏病的事,穿上衣裤打车赶往医院。到了医院,情况比她想象还要严重,是胎盘早剥、失血性休克、DIC血色素只有3克、血小板正常低值的一半、凝血功能异常……她立刻组织抢救:实施吸氧、心电监护、开放静脉补充血容量、联系血源、通知麻醉科……紧急手术开始:打开子宫,血大量涌出,胎盘完全剥离。这时,高秀菊沉着、冷静,及时采取果断措施,止住了血,硬是从死神手里把生命抢了回来。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