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诱投资实施诈骗 这个疯狂“吸粉”的犯罪窝点被端了

2021-08-13 09:25:08 作者: 引诱投资实施

普通的居民住宅、简单的办公用品、年轻的客服人员——犯罪嫌疑人打着“公司”招牌,暗地里却做着电信网络诈骗勾当。

7月26日,安徽省芜湖市公安局镜湖分局多警种联合,远赴贵州省凯里市端掉一个“吸粉”窝点,抓获涉案嫌疑人10名,收缴电脑、手机、话术本等一批涉案工具。

被荐股“导师”忽悠近百万

“警察同志,我好像被骗了,你们帮我分析分析……”5月28日中午,赵女士走进镜湖分局赭山派出所报警。

赵女士告诉民警,她退休后迷上了炒股,为了提高炒股水平,她常在各大投资论坛、交友群学习投资技巧。3月12日,赵女士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邀请她加入一个股民聊天群。

一开始,赵女士有点疑惑:“你是怎么知道我手机号码的?”“我们是专业荐股公司,股民的信息我们都有,我们真诚为股民服务,让您了解更多的股市行情和知识。”赵女士一听也没多想,便加入了该股民聊天群。

进群后,群内果真有“导师”发布股票行情、讲股票知识、分析大盘走势,时不时还推荐一两只“牛股”,期间还发布投资后的收益截图。赵女士以为自己有了一个了解股市、能赚大钱的机会。于是,她通过“导师”提供的二维码下载安装了一款“某股票投资”App,并购买对方推荐的股票。几天后,赵女士还真获得了收益。她更加相信了,多次进行投资。

5月28日上午,赵女士准备提现时,“客服”却以银行卡号填写错误、卡被冻结、需要缴纳手续费解冻等各种理由让她转账。赵女士转账后,对方又以其他理由让她继续转账。赵女士感觉不对劲,当即要求退回投资款。然而,对方将赵女士拉黑。

赵女士意识到可能被骗,再一算账,自己不知不觉一共投资了近百万,慌了神儿的她赶紧向公安机关报警。

居民楼里藏着“吸粉”窝点

案情逐级上报,引起芜湖市公安局高度重视,在芜湖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反电诈中心支持下,镜湖分局犯罪侦查大队反电诈小组和网安工作站联合展开侦查。

经过对被害人的手机联系对象、荐股“导师”、被骗资金走向及相关线索进行分析研判后,警方发现资金最终流向境外电信网络诈骗团伙,而案发源头是一个“吸粉”诈骗团伙,将被害人的个人信息泄露、转走。

办案民警循线追踪,锁定该团伙位于贵州省凯里市。7月中旬,一组办案警力先赴凯里进行侦查。在当地警方协助下,几经排查走访,最终锁定该窝点在一栋处于偏僻位置的居民楼中。接到侦查民警的反馈后,犯罪侦查大队立即组织警力赶赴凯里市展开抓捕行动。民警进入房间,只见简单的办公桌和电脑等用品,几名年轻男女正在拨打电话,每人面前都放着话术本。民警当场将8名“业务员”及2名“主管”控制,收缴手机20余部及话术本、电脑等涉案工具。

招募“业务员”疯狂“吸粉”

经审查,该团伙10名成员中,年龄最大的24岁,最小的仅18岁,其中有两人是今年刚参加高考的准大学生。

今年3月2日,21岁的叶某和24岁的李某打起“吸粉”诈骗的念头。因为没有多少资金,又觉得开公司的程序太麻烦,两人一番商量后,在偏僻的居民楼租房打起了“公司”的招牌。随后,两人通过散发小广告,招募不明真相的年轻人成为“业务员”。叶某和李某准备好话术本,从非法渠道获得股票投资人身份信息,再与上家联系,建立了一条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通道。

叶某和李某要求“业务员”按照他们提供的股民信息与对方联系,再根据事先准备好的话术诱骗对方加入“荐股群”,用“吸粉”方式获得大量股民信息后,再卖给“上家”,从中获取非法利益。而“上家”安排专人假扮“导师”讲解,发布虚假股票行情,推荐所谓的“牛股”和收益截图,以种种理由诱骗被害人投入资金。

目前,该团伙2名主要犯罪嫌疑人被依法刑事拘留,6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取保候审,对另外两名涉案人员,因情节轻微民警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案件仍在进一步审理中。

所谓的荐股、内幕消息,都是骗子惯用伎俩,其目的是通过他们搭建的非法理财平台、钓鱼网站来诱骗受害者投资。个别被害人会获得短暂小额收益,一旦投资数额巨大,网站就会出现打不开的状况,甚至网站背后的骗子携款潜逃。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