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禄口封控区:70份蔬菜2小时送到各家门口

2021-08-15 16:02:05 作者: 南京禄口封控

8月14日,谢俊虎等人骑着3辆满载蔬菜的电动车向河沿村进发。南报融媒体记者 董家训摄

8月14日,谢俊虎(左一)正在装载蔬菜。南报融媒体记者 董家训摄

“又来了一批物资,大家准备一下,赶紧分发!”8月14日上午11:30,南京江宁区禄口街道陆纲社区志愿者谢俊虎提醒大家。

三轮车运输小队的10多名志愿者迅速集结,电动三轮车有序停成一排。院子里,刚刚调运过来的猪肉、蔬菜堆成小山。猪肉每份5斤、蔬菜每袋30斤,品种包括芹菜、洋葱、土豆、包菜等。

河沿自然村距离陆纲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约4公里,有约70户村民。谢俊虎等几名志愿者登记信息后,开始装载蔬菜。谢俊虎每次拎2袋,飞快抛入电动车车斗并码放整齐。别看电动三轮车身材不大,车斗内很快就码放了30袋蔬菜,总重达900斤。

3辆满载蔬菜的电动车随后向河沿村进发。记者跟随谢俊虎等人,体验电动三轮车送菜全程。出陆纲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右拐,村道只有四五米宽,两侧密布水塘,谢俊虎将三轮车开得又稳又快,一路走村串巷,15分钟就抵达河沿村村口。

电话联系后,村里2名志愿者前来迎接。等待的间隙,记者体验了一把骑行电动三轮车的感觉,没想到控制电动三轮车并不轻松。虽然电动三轮车也是拧动手把前进,但电动三轮车只有脚刹没有手刹,而且载重近千斤,重心极难掌握。在骑行的数十米距离里,总有一股力拉着车辆向右偏离,记者只好右手加力稳住,但力道过大,车子又向左侧偏移险些翻车,记者只好赶紧踩下刹车。

在志愿者引导下,3辆电动车沿着河沿村挨户发放蔬菜。村内志愿者逐户敲门,谢俊虎等3人负责上门发放,4人以下每户一袋,4人以上每户2袋。河沿村不大,但村内道路曲折,民居呈组团状分布,一条小道好似“毛细血管”,只串联了四五户人家。一路上,谢俊虎等人不断重复下车、拎菜、上门的动作。

村道狭窄,电动三轮车掉头也不容易。每次发放完“毛细血管”串联的四五户家庭,谢俊虎需要下车,左手扶车把,右手撑车斗,将三轮车艰难掉头,再继续前行。

经过五六次掉头操作,花了大约2小时,70份蔬菜终于全部发放到位。虽然当天天气凉爽,可谢俊虎等人额头上仍冒出豆大的汗珠,前胸后背衣衫尽湿。

谢俊虎是一名退伍军人,目前在陆纲社区经营着一家电动车商店。疫情发生后,他看到社区配送物资遇到困难:大货车很难走村串巷,光靠人力又很难及时配送到时,于是立即关闭了店铺,带着店铺里剩余的10辆电动三轮车,带领10多位志愿者组成了一支电动车服务队。电动车服务队志愿者每天奔跑在物资储备点和封控小区之间,快速、及时地将蔬菜、米、面、油、水果、日用品等配送上门。

“我一开始在翠屏城小区为大家配送物资,后来禄口疫情防控前方指挥部为每个社区配发了20辆电动车后,我提供的10辆电动车就转移到党群服务中心,为各个自然村配送。”谢俊虎说,配送物资最忙的时候,志愿者一天只能休息三四个小时,但大家都毫无怨言。物资配送完毕,志愿者们还会骑着电动车逐村巡查,提醒村民注意安全防护。

谢俊虎提供的电动三轮车市场价每辆四五千元。使用了20多天后,10辆电动三轮车已没办法再按新车价格销售,不过谢俊虎称没计算过自己的损失。“疫情面前,我只是为社区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只有大家守望相助、团结一心,我们才能战胜疫情,早日让禄口居民回归正常生活!”

南报融媒体特派记者周爱明董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