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高风险小区志愿者“夫妻档”:每天为近百户家庭送药上门,为居民垫钱买药

2021-08-17 16:45:06 作者: 扬州高风险小

突如其来的疫情,阻断了人们出行的脚步,但柴米油盐的日子还要继续。“买菜”这件小事,在疫情期间成了百姓生活中的大事。记者连日来采访发现,在扬州大大小小的社区里,活跃着一支支志愿者队伍,他们不舍昼夜地奔忙着,不计报酬地奉献着,只是为了让居民第一时间拿到新鲜的菜,吃上热乎的饭,领到急需的药……这股努力打通生活物资供应“最后一公里”的温暖力量,也为疫情袭扰下的这座城市增添了更多温度。

高风险小区的“摆渡夫妻”

每天为近百户家庭送药上门,扬州技师学院团委书记宗枢和妻子叶帅成了封闭小区四季园里的“摆渡夫妻”。

四季园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共有119栋楼、8000余名居民,居民老龄化非常严重。据社区统计,小区六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比达到42%-45%,有3000多人,70%左右的老人都有买药就医的需求。宗枢说,他对接做透析的就有3人,“应急的药物需求也不少,比如牙痛、被狗咬伤、摔伤等。”

夫妻俩分工协作,负责四季园春竹苑、夏荷苑和冬梅苑的买药信息收集和送药上门服务。叶帅负责联系各个业主群与志愿者抗疫群,从线上收集购药信息;对于一些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宗枢则挨个楼栋单元问询执勤志愿者。

每天下午三四点,他们汇总好药品采购信息。记者看到,表格上清晰写着楼栋门牌、联系方式、药品名称、数量、单价、总价,是否已对接,备注栏里还有居民所需的药瓶药盒照片,“这些都是我们一一上门拍照的,每天有药物需求的大概有100多户,光做这个表格我们差不多就要3个小时左右。”汇总信息后,他们将清单表格转交给专门的药品采购小组。当天下午6点和次日上午9点,拿到采购的药品后,两人会分时段逐户分发。

“下午时间比较晚,我们会优先送最急需的胰岛素、格华止、降压药等……”工作了几天后,宗枢已经熟悉了很多从没听说的药物名称,夫妻俩总是习惯将药物送到楼下,喊居民下来后,在保持防疫距离的情况下,给一些叮嘱,“比如说物品要进行消杀,拆开后核对具体的药物清单。”

宗枢记得,这两天回家基本都在晚上8点以后了,虽然有些疲惫,但是心里十分欢喜,经常收到居民真诚的感谢,“春竹苑1栋3单元有个孕妇,孕吐比较严重,我们送药的同时还带了一些水果,回来以后她给我们发了一段很长的话,祝福我和我的妻子一定会有美丽的人生。”

老百姓的药无论如何不能断

“刘师傅,你订的胰岛素到了,你快下楼拿,这东西不能在外面摆太久,记得戴口罩!”8月16日,康乐新村317栋楼下,邗江区财政局的志愿者陈国快速拨通了楼里居民的电话,下午的天气闷热,衣服已经完全汗湿,黏在身上。“有些药,因为需要一定的温度储存,不能放太久,这类药我们都是即订、即买、即送。”陈国说。

康乐新村目前有1291户居民,所有药品的汇总、采购都是由志愿者马杰和陈国负责。“前一天晚上,我们将药品需求汇总起来,第二天一早便开始采购。每次采购至少要跑三四家药店,四五个小时才能完成,有一些特效药,甚至需要走街串巷,才能在特定药店买到。买药时,不仅药品名称要对,规格、厂家都是不能大意的问题。有些购药信息不够明确的,还需要反复确认,这样才能确保买到居民真正需要、适用的药品。”马杰偷偷告诉记者,“特殊时期,为了尽快完成任务,陈国已为居民垫付了4000多元的购药费用。”谈及此事,陈国笑着摆摆手说没关系,“老百姓的药是大事,无论如何不能断!”

从社区门口接过陈国采购来的药,志愿者蔡向存、蒋睿、朱进、石昕等人负责上门给居民分发。蔡向存还记得,8月14日,一场猝不及防的大雨打断了他们的送药进程,他们还是冒雨将满满一大箱药搬进楼梯口,挨个拨打电话,一户一户地请居民下楼领药。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