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进”轮船员救助纪实:绝处逢生有救星

2021-08-19 06:00:49 作者: “弘进”轮船

8月9日深夜,第一批船员等待下船时,正逢海上涌浪较大,因颠簸厉害,船只之间接驳难度大。前去接应的拖轮公司建议是否待第二天再接船员下船?舟山市气象部门马上报告,第二天风力加大,过驳危险性更大。于是,舟山市领导决定按原计划进行。经过两船船员上下配合,11名船员于8月10日零点五分均安全转移至舟山市定点医疗机构。

今年32岁的张武(化名)也是“弘进”轮船员之一。他说,直到听说舟山政府启动救助程序,自己被紧紧揪着的心才慢慢放下来。“舟山市政府很快接走了一批船员去治疗,还给我们值守船员送来消杀物资、防护服等。”张武告诉记者,此外,还组建了医疗救助微信群,群里有舟山、天津两地呼吸科专家,船员们只要在群里提问题,专家便会第一时间回复。张武回忆,一天凌晨2时许,有一名船员在群里问,出现了轻微的喉咙痛症状需要采取什么措施;不到1分钟,群里就有一名专家回复,指导用药,并告诉他新冠肺炎实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治愈率还是很高的,不必过分恐慌。医疗专家24小时在线服务,让他们感到很安心。

第二批船员救助前几日,救助指挥部成员夜以继日一遍遍模拟推演救助程序,每一个节点衔接、每一种工具运转、每一项人工操作,每一道环节都不能有差错、有纰漏,既要保证操作安全、又要防控病毒感染。而且,这种海上应急操作没有先例、无经验可循,全靠自己摸索、创新。

刚收治时,11名患病船员中1名为轻症,1名为重症,其余9名为普通型。“针对船员的自身情况不同,我们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每一个病人都有一套治疗方案。”这位负责人介绍,考虑船员原先的一些基础疾病和身体状况,医疗团队根据新发现的病情会及时更新治疗方案。

为更好的救助患病船员,舟山定点医疗机构特别组建了医疗救治专家组,由呼吸科、感染科、放射科、重症监护室等不同科室的专家组成,每天定时定点对患病船员进行远程医疗会诊。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实行4个小时一班倒,实时对病人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等。

除了常规医疗救治外,该定点医疗机构还采取了特色食疗。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患病船员长期在海上生活,蔬菜的摄入较低,身体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低钾低钠的症状。为此,医疗团队把舟山人饭桌上一道最普通的紫菜汤加入到病人每日的食谱中,并配合中药治疗。“紫菜在舟山是一种很常见的食材,富有多种维生素及钙、钾等微量元素,能有效补充人体所需。”他说。

通过这几天的治疗,船员的病情都处于稳定状态。通过医护人员的心理疏导,船员情绪稳定。

做CT、验血、医疗专家通过视频给每个船员进行远程会诊。8月15日,第二批9名船员进入医疗点后,同样得到精心治疗。其中5名阳性船员经专家组会诊,判定均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他4名船员经再次采样检测,均为阴性。

“状态好多了,我今天还下床做了几个俯卧撑呢!”8月17日,记者拨通患病船员李文斌(化名)电话,电话那头,他的声音清朗、有力。他告诉记者,每名病患都由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照顾,每天早晚各一次验血、测温,血氧饱和度、心电图、肺部CT定时检测;此外,医院还为他们准备了中药,和增强抵抗力的蛋白质粉。

“去年3月至今年8月,舟山口岸换班离船船员2万多名。”舟山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去年疫情发生以来,对于目的港是舟山的船只,我们从来是尽心尽力尽责做好服务工作。”

记者了解到,中国沿海多条国际航线经过舟山。舟山作为我国重要的口岸城市,这里是全国海上疫情输入防控压力最大、任务最重的区域之一。

作为一仅有百余万人口的地级市,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承担着海上疫情防控的繁重任务。“3个月前,我们就要求所有从舟山水路口岸换班上船的国际航行船舶船员必须打疫苗。目前,一些船东公司要求我们能帮助实施全员疫苗,我们正在努力。”

来源:浙江日报

第二批船员之所以六天后救助,是因为新船员招募需要时间,而且那几天恰逢舟山海域大雨滂沱,不利于船只消杀。

运送第二批船员的拖轮靠上舟山本岛指定码头时,码头的大喇叭发出祝福声。身穿防护服的9名船员依次走向转运的救护车,“弘进轮”轮机长黄源(化名)走在队伍最后一个,在即将跨入转运车时,他突然转过身朝着不远处的医护人员,深深鞠了一躬。他说:“上岸时,我已经不知道怎么表达我的激动了,但我又不敢靠近医务人员,想说的千言万语,所有的感恩和感激,情不自禁地汇成一个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