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进”轮船员救助纪实:绝处逢生有救星

2021-08-19 06:00:49 作者: “弘进”轮船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林上军 郑元丹 黄宁璐 何伊伲 共享联盟普陀站 杨翼荣

“弘进”轮。图片来源于钱江晚报

“现在感觉相对更好,检测显阴,听说明天可以出院去隔离点了。”8月18日19时,记者连线“弘进”轮首批上岸船员谢向海(化名),他说,医生每天叫他们吸氧、吃药、注意食疗,自己胃口等各方面还行。他成为第一个出院的船员。

就在9天前,作为“弘进”轮上的20名船员之一,他和15名同伴相继感染病毒,有的呼天喊地,精神上一度几乎处于绝望的境地。

8月15日15时过后,“弘进”轮第二批9名留守船员顺利登陆舟山本岛指定码头。

“弘进”轮上清理好的房间。图片由相关船员提供

当天的救助行动从早上5时开始,整个救助工作环环相扣。上午7时许,舟山市疫情防控办指派的首批疾控人员、海关卫生检疫人员等,登上拖轮和环卫船,向“弘进”轮进发。整整5个小时消杀、吊装垃圾等物品后,返回指定码头、急速转运医疗点。

与此同时,在位于舟山新城的舟山市“弘进”轮救助指挥大厅,指挥人员通过远程视频,一边紧盯救助工作开展情况,一边商议后续救助工作,并即时解决现场新出现的紧急问题。

第二批船员登上码头进入救护车航拍场景。拍友姚峰摄

找靠泊码头难、找处置锚地难、找代理难、找换班船员难。自舟山市8月8日13时起启动“弘进”轮船员紧急救助工作以来,当地先后出动545人参与救助,许多救援人员工作连轴转,甚至通宵达旦。舟山顶住巨大压力,克服多重困难,完成了一道高难度防疫考题,显示出“重要窗口”的责任担当。

求救 多人“中招”海上漂泊终获救治

“终于下船了!”8月15日下午15时15分,下船的那一刻,周明安(化名)心中的石头落地了。

6天前那个深夜,因船上还有4.2万吨煤矿,11名病情相对重的船员下船上岸,包括周明安在内的剩余9名船员仍在船上留守。

8月6日,舟山市政府收到巴拿马籍“弘进”轮(载重吨4.7万吨)船东公司来函,有部分船员发热,请求进行救助。

经了解,“弘进”轮上共有20名中国籍船员在船。7月2日-14日停靠印度尼西亚;7月26日-30日停靠菲律宾,7月30日从菲律宾出发,一路航行,因故停留在舟山群岛海域。

回想起这些天在海上漂泊的日子,周明安的心情也从紧张到慢慢淡定。他回忆:“当时看着身边的兄弟一个个生病,感觉下一个就会轮到我了,我曾一度感到绝望。”7月30日凌晨,“弘进”轮装载煤炭从菲律宾出发,驶向目的港。当天夜里,船上一名机舱人员发烧;第二天,病症迅速“蔓延”至6人,且都为机舱人员。

周明安回忆,6人的症状都差不多,刚开始嗓子疼,紧接着发烧、咳嗽、腹泻、呕吐,味觉、嗅觉消失,全身无力。“这很可能就是新冠!”他告诉记者,大家都心里有数,但当时谁也没有说破,只当是普通的流感,“就是自己骗自己,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引起恐慌,大家才有劲驾驶船只继续前行。”

他们也在船上采取了必要的防疫措施。发烧人员除参加他人无法替代的工作外,其余时间在各自房间隔离,由专人穿上防护服后送饭。身为船上广播员的周明安播送了这样一则通知:“所有船员请注意!船上有感冒人员,为防止交叉传染,请大家自带餐具打饭,并把饭食带回房间食用!”大家上下楼走生活区以外的楼梯,进房间后立刻用酒精消毒双手、衣服、门把手,再用84消毒液拖一遍脚踩过的地……船员们都不约而同地采取条件允许下“最严”防疫措施。

8月1日至3日,船上又接连有3人发烧倒下,至此,8名机舱人员全部“中招”。这些人员负责船上机器的运转,在船舶航行过程中发挥关键核心作用。船上的气氛变得越来越沉闷、焦灼。3日,船舶抵达东海海域。更糟糕的情况发生了,轮机长报告,船舶主机出现问题,需要尽快维修。机舱人员强忍不适,开展紧急维修。主机修好后,由于机舱人员病情加重,一度曾无力开启机器。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