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据受国际认可 造就创新药加速可及的中国速度

2021-08-22 12:04:43 作者: 中国数据受国

图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陆舜教授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过去,国外创新药进入中国市场需要经过较长的审批时间,有的创新药在国外上市多年后才被正式引进中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患者接受国际先进药物治疗的机会。随着近年来中国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救命药”优先审评审批政策不断完善和落实,整个审批流程大幅提速。在国家新政的促进下,近年来新药进入中国的审批时间大大缩短,新药上市大约减少了三到五年的时间。

近十年来,免疫治疗正在重新塑造肺癌治疗格局,特别是发病率更高的非小细胞肺癌,正在经历着治疗方式的巨大变革。随着免疫治疗的不断创新和突破,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已经成为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标准治疗之一,可以帮助患者长期生存,为这部分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

我国的临床医疗团队瞄准肺癌的免疫药物研究,积极探索新的联合治疗策略和诊疗模式,一项名为IMpower132的研究就是这样诞生的。IMpower132研究是阿替利珠单抗在肺癌一线治疗的III期临床研究之一,其主要研究者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陆舜教授团队。日前在沪举办的罗氏旗下肿瘤免疫创新药物泰圣奇非小细胞肺癌联合治疗适应症全国上市会上,陆舜教授指出:“中国速度的背后,见证了我国医生团队临床研究水平的提升,帮助中国数据在国际学术界大放异彩。从本次IMpower132研究可以看出,中国的临床专家团队正在与国家一起,为患者带来各种与全球同步的治疗方案,令肺癌患者的临床获益最大化。”

而伴随着中国临床医生的学术研究能力与临床水平的稳步提升,由中国医生团队参与的临床试验数据更多地被国外所认可。以肺癌领域的全球IMpower132研究为例,在其主要研究者陆舜教授及其团队的带领下,中国队列研究成功开启并纳入了163例本土患者。陆舜教授介绍道:“中国队列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患者数据优于全球数据,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组相比单纯化疗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2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8.3个月和5.8个月;总体缓解率为56.1%,远高于化疗,且安全性良好。”

创新药的审批加速,意味着全球新药在中国上市将节省时间和成本。与此同时,中国的临床医生孜孜以求开展诸多探索,助力中国的整体临床试验能力从“跟跑”到“领跑”,开始在国际临床研究领域发挥重要的影响力。

基于IMpower132研究中国队列的有利获益数据,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和铂类化疗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阴性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阴性的转移性非鳞状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已于2021年6月22日正式获批。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