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带2岁男童进女厕上热搜,3000字感谢信令人动容,此事何解

2021-08-23 22:35:00 作者: 宝妈带2岁男

文|媛妈育儿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现阶段经济、文化、政治、习俗、体制等一系列的社会存在,都在不断发展和变革,新观念与旧观念,新要求和旧存在,便不免矛盾,从而发生惹人争议的事情。

男童进女厕引发的舆论和评价

比如近几天的一条热搜,宝妈带2岁男童进女厕,在排队时与人发生冲突,最后警方赶到,以一位父亲的口吻让群众换位思考,才将问题解决。

事后,宝妈给民警送来一封3000字的感谢书,更是令无数人动容。

此事一出,立马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当然评论区还是两极分化,表示反对和理解的人各持己见。

有人表示既分男女厕所,就代表了女性拥有拒绝男性进入的基本权利。

“说真的,我很不喜欢女厕所碰到男孩,特别反感。男厕所干嘛用的?非要进女厕所”。

还有一些群体例如宝妈,又有其他的忧虑,“可以容忍能管好自家小孩的进厕所,但不能容忍理直气壮的宝妈,站在女孩子妈妈的角度来讲,我不希望我的女儿在厕所遇到男孩子。”

此事何解?

对于宝妈带男童出门到底上什么厕所这件事,其实争议已久。

说白了,这种社会现象真的非常常见,一般情况下带娃出门的都是宝妈,且身边大多没人陪同,这种情况就“危险”许多,孩子身边离不开人,连上厕所确实不是很方便。

其实大家都有各自的看法和顾虑,没有谁对谁错。

并不是所有的宝宝素质都一样,包括妈妈在内素质参差不齐,也由此发生了很多令人反感的事情。

比如有男孩子缺乏教育,在女厕所不“老老实实”,竟趴在地上通过缝隙偷看,宝妈带着小男孩在女洗手间小便引起不适……

这种事情的发生更是激怒一部分人,“男童滚出女卫生间”一时之间“红红火火”。

但表示理解声音也层出不穷,“孩子才两岁,放在外面丢了,谁来承担?就没人想到这个妈妈已经忍无可忍呢?”

男童进女厕引发的“厕所革命”

其实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第三卫生间,其实随着社会的进步,不少特殊人群得到了更加周全的保护,第三卫生间就赫然在列。

早在2016年该想法就被提出,并纳入到城市建设规划中,表现了“厕所革命”的人文关怀。但第三卫生间的规划量并不多,数量更是满足不了特殊人群的需求。

拿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金融城市上海举例,它也远远满足不了特殊人群的需求,在2018年底统计第三卫生间配置比例也才达到百分之十四。

当然,未来这一计划会持续推进,我相信类似的问题也会消失。

男童进女厕的消极影响

当下的情况导致很多带着男宝宝的妈妈整天“提心吊胆”,把孩子放在外面不放心,临时的叮嘱也未必奏效。

比如之前一位重庆的妈妈带着6岁的儿子逛街,排队时发生了一些不愉快,无奈之下这位重庆妈妈让孩子在外等待,并三令五申不要到处乱跑。

可这嘱咐也只能说是付诸东流,妈妈出来儿子不见了,即使最后找到了孩子,这位妈妈也是心有余悸。

这种问题得到根本上的解决还是任重道远,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会理解将男童带进女厕的行为。

但有的男孩年龄“太大”,这不仅让同去厕所的女性感到不适,有时也会让男孩有心理负担,对于别人刺探的眼光以及对自己在女厕所的尴尬,他们也是“苦不能言”。

孩子没有形成完全的世界观时,父母的每一个行为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因此单独带娃的父母,出门还是要事先做好准备,了解一些注意事项。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