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老板替邻居保管家门钥匙,他们描述着邻里关系最美的样子

2021-08-24 13:26:02 作者: 超市老板替邻

9年时间,从一张烟柜到40来平米的小商店,56岁的孙美华和近100户邻里,在走门串户的温馨中,增加彼此间的依赖感。

邻里好,赛金宝。8月23日,记者在孙美华的商店中,看到三种不同颜色的绳结串联起来的十多把钥匙。这当中,有邻里的家门钥匙,铺面钥匙和车钥匙。

默契的老顾客每天来购买同一种烟

远亲不如近邻。

在熙台岭社区生活中,56岁的孙美华和周边邻里,打破“见面不知是邻居”的生活写照。多年相处时间,彼此之间常因为日常小事聚在一起,他们相互熟悉、相互适应、相互依存。遇到急事难事,邻里都会热心搭把手。

孙美华的小商店开在白沙街69号,对面的110号就是她的家,之间仅几步距离。

她告诉记者,2012年,她在家门口摆了一张烟柜,出售烟和当归蛋。“和邻里间的感情就从这里慢慢建立起来。”

“希望买到油盐酱醋”。在邻居们的建议下,2015年,孙美华将家对面的商铺门面租下来。之后,这家小商店成为邻里间沟通交流的载体。

23日下午,记者观察到,进出小商店的,多是老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位购买了四瓶可乐,用手语交流的老人。从询问可乐在哪,到询问价格买单,孙美华一直随老人一起用手语沟通。

她说,老人在这里住了三年,她也渐渐熟悉了用手语和老人交流。“顾客里,多是小商店的常客。”

一名穿着蓝色上衣的男子刚走进店里,孙美华就从一包白沙烟中拿出一根,和打火机一起递给男子。接着在付款信息的背景音中,男子拿着一包白沙烟离开商店。整个过程两人除了打招呼没有任何购物信息的交流。

孙美华告诉记者,他是老客户了,也是我们这里过去的老租客。在这里住了好几年,现在依旧每天来买烟,每次都是一个品牌。

“近100户的邻里是我的整个朋友圈子”

在收银台上,由红色、黄色、绿色绳结串起的钥匙,被贴上属于小商店的标签,上面记录着每个人的称呼。孙美华说,这上面的称呼只有她能看懂。为了确保安全,孙美华按照对每个人的熟悉程度,在标签上记录下邻里的名字、别称以及微信名。每个人的联系方式被孙美华记录在笔记本和手机通讯录里。

“第一串钥匙,我连续保管了十多年,从我还没有铺面的时候就开始保管。”孙美华告诉记者,第一位委托保管钥匙的,是位80多岁的老人。由于家里的孙子白天需要出门上班,老人每次出门都担心弄丢钥匙,于是交给我保管就成为了习惯,直到老人的女儿搬来和老人一起住,家里白天有了人,老人出门不用再拿钥匙,也就没有了怕丢钥匙的焦虑。

一串串薄薄的钥匙打开邻里对孙美华信任的大门。“对于一周在我这里放五次钥匙的黄阿姨,我常调侃她,要不要把信用卡也放在我这里,顺便把密码也告诉我。”孙美华说,熟悉的邻居因为相信我,就把钥匙放在了我这,他们彼此之间都不知道有哪些人在我这里放了钥匙,慢慢的成为了他们信任我的一个方式。

在孙美华的朋友圈,记录着对邻里之间的感恩。

“小伙子开心的跑进商店,激动的告诉我,他本来只有一根烟了,但是却一直憋着憋着,到家门口才抽。就因为想在我的小超市里买烟。”

“超市里组织的活动,谢谢顾客们帮我点赞投票,名次从100涨到了第8名。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

…….

她说,商店从早上9点营业到凌晨,自己的朋友圈子,就是周边近100户的邻里。她和老公最大愿望,就是做好这个小商店,每天都朋友们打交道,唠家常。

来源:北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