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无人机做短视频 73岁老人比年轻人还玩得溜

2021-08-25 09:21:53 作者: 玩无人机做短

温州网讯 今年73岁的管新民是我市知名摄影家,尽管年事已高,且有听力障碍,但身残志坚,长期用手中的相机创作大量精品,近年来还学无人机航拍,最近又迷上了做短视频……

管新民说自己就是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尝鲜,他的人生格言是:生命不息,学习不止。本期《体育·华章》带你走进这位市体育局特约摄影记者的光影世界。

攒2个多月工资

买红梅135照相机

管新民出生于1948年,市区人,年轻时喜欢借朋友相机拍、自己攒钱买相机,都是拍着玩,真正学摄影、搞拍摄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情。可能是小时候在温州三中读书曾上过美术兴趣班,他特别喜欢色彩和构图,让他后来与摄影结下不解之缘。

上世纪60年代,管新民是市自动化仪表厂的一名工人,工资不高。“当时有朋友开照相馆,我就跟他借海鸥相机,自己摸索,外出旅游的时候拍风景和人像。”管新民说,当时用的是胶卷,他在暗房里自学洗照片、上彩色。他依然清晰地记得,他买的第一台照相机是红梅135,花了他2个多月工资。“那个年代,小年轻谈恋爱脖子上挂个相机很时髦,后来,结婚后,要忙于工作和养家,我就很少拍照。”

当学徒工人做模具,后来跟师傅学维修手表,再到后来他干脆自己办厂做手表,管新民对自己不会的事情特别感兴趣。

可是,在管新民48岁那年,因工作辛劳,加上耳神经血管狭窄,他突患神经性耳聋,而且是不可逆的,管新民就此落下残疾,为听力一级残疾。从此,他不得不双耳戴上助听器,至今戴了20多年。

在老年大学学摄影

五年后加入“国家队”

2004年,劳碌半辈子的管新民把厂里的生意交给女儿打理,56岁的他退休了,他开始有了更多时间追寻自己最喜爱的摄影,参加温州市老年大学摄影班,正式开始学摄影,并痴迷其中。

在老师徐瑞新的指导和影友胡秀兰等的帮助下,管新民系统地学习摄影理念、构图知识等,并且边学习边实践,摄影水平飞速提升。此后,他走近祖国山川河流,深入平凡生活,不论酷暑严寒、刮风下雨,总是扛着“长枪短炮”穿梭在人群中,用镜头捕捉每一个精彩瞬间。

2009年,短短五年时间,他凭借屡获大奖的摄影作品,成功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想进摄影‘国家队’,需要在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摄影大赛中至少4次得奖。”管新民说。2015年,市委宣传部授予他“温州十佳摄影师”荣誉称号,2019年市委宣传部授予他温州市第二届“最美温州人 最美残疾人”荣誉称号。他拍摄的《神兵天降》等多幅作品屡获国家级、省级摄影比赛大奖。2019年1月,《管新民个人摄影展》在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举行,这也是老干部摄影家协会成立25周年来,第一次为个人举办影展。

比运动员晒得还黑

与动物园猴子混熟

摄影技术好,拿奖拿到手软,背后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付出。摄影圈有句话讲,搞摄影是个体力活。管新民说,可能得益于退休前常在雪山(现景山公园)上跳健美操、广场舞,他的身体素质很好,这也是他的网名“雪山飞舞”的由来。

“他喜欢拍体育题材照片,拍田径短跑,他为了拍动感,有时候跑得比选手还快;拍龙舟比赛,他晒得比运动员还黑。”女儿管澄环介绍。最有意思的是,有一次父亲想拍动物,他在一个月时间里,每天都去温州动物园给各种动物拍照。“最后,弄得动物园的猴子都跟他很熟了。”管澄环笑着说。

管澄环告诉记者,父亲对摄影的专业、执着精神值得年轻人学习,但是他毕竟70多岁了,又有听力障碍,家人都很心疼他。2019年,管新民到冰岛去拍极光,就在准备回家前的第三天摔了一跤,出于本能,他没有让手中的相机落地,而是右手手肘撑地,结果导致肩部冈上肌断裂,他绑上绷带回温州做手术。

玩无人机做短视频

喜欢尝鲜学习不止

无人机航拍是近年来开始流行的拍摄技术,这对于喜欢求新求变的管新民来说,求之不得。当时,无人机很贵,他毫不犹豫掏钱买;不会操作没人教,他就自学,琢磨无人机说明书,并向影友虚心求教。2015年,他成为我市最早一批无人机航拍“飞手”,至今已经用过9台无人机。“最开始两台机子便宜点,要五六千元一台,后面的都要一万多元,中间有两台掉到水里,就当学费了。”他说。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