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安全 | 储蓄卡挂失重办,为何被拒?反洗钱知识要了解

2021-08-25 20:45:05 作者: 支付安全 |

2.金融消费者应保管好自身银行卡及账户信息,切勿出借给他人使用,损害自身的合法权益。金融消费者的银行卡在使用过程中如果被银行业金融机构归为可疑账户,应当积极配合,及时提供证明材料,争取早日解除账户相关限制措施。

互动问答

金融机构应当按照规定执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金融机构办理的单笔交易或者在规定期限内的累计交易超过规定金额或者发现可疑交易的,应当及时向()报告。

点击阅读原文可浏览昨日精彩内容,答案将于明天在本文的留言处揭晓

(本文供稿: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本文互动策划:重庆银行消保部 罗帅 鲜娇蕾)

阅读更多“网点晨会例会·消保三分钟”栏目“支付安全”有关案例,可点击以下文章:

支付安全 | 什么是小额免密免签支付?消费者应多加了解

支付安全 | 因“快捷支付”导致卡盗刷,及时向第三方支付机构申请退赔

支付安全 | 支付机构要规范,避免刷卡商户变“李鬼”

支付安全 | 把好技术关,守卫网上支付的身份审核和签约验证

支付安全 |小额免密免签?银行通过三重保护降低风险至可控范围

支付安全 | 意外掉入“白条VIP名单”,是馅饼还是陷阱?

支付安全 | 通过网上支付等非面对面渠道交易,应该多留个心眼

支付安全 | 收单机构发展商户不规范,资金安全怎么保障?

支付安全 | 面对新兴支付手段莫要大意,别让“嗅探”有可乘之机

支付安全 | 转账备注国外差旅费,银行账户为何被冻结?

支付安全 | 被第三方支付机构盗刷,谁的责任?

微信征稿启事

《中国银行业》由中国银保监会主管、中国银行业协会主办,是目前唯一一本带有全行业性质的公开刊物,是沟通监管部门和机构的纽带,是行业交流的平台,也是社会了解银行业的窗口。目前《中国银行业》杂志微信公众号已开通征稿邮箱,面向广大读者征稿。我们期待您的稿件。 (责任编辑:董云龙 )

来源:和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