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兴、朱凤蓉:马兰花,马兰花……

2021-08-28 17:59:13 作者: 张利兴、朱凤

一次,又是在实验室工作到深夜。独自一人回宿舍的路上,朱凤蓉和一匹独狼迎头撞上。夜色里,狼的眼睛发出两道幽幽的光。

对峙。

不知哪来的勇气,朱凤蓉把大皮帽子摘下,狠狠丢出去,正砸在狼的头上。狼转头跑了。

“那时候,你一定不能怕,要死死地盯着它,眼神比它更凶更坚定。我已经把腰带抽出来,准备和它搏一搏。”如今回想起这段“偶遇”,朱凤蓉一脸轻松,将其视为艰难生活里的馈赠。

她更自豪的是,研究碳粒离子源技术,成功地将检测灵敏度提高了几十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诊断核弹性能有了准确可靠的数据。

“一套诊断方法的形成不是一次实现的,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改进,做出一个个更好的‘秤’。”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核爆样品,朱凤蓉也为此付出了健康的代价,白细胞一度降至2000,而正常人的白细胞不低于4000。

张利兴的工作重心则在地下核试验。1969年9月23日零时15分,一阵惊天动地的巨响后,地爆释放出的巨大能量,让试验区山体猛烈地摇晃起来——新中国第一次平洞地下核试验成功!

为了这一刻,张利兴所在的“地质水文研究室”默默工作了近5年。

“在马兰,每一天,都身处看不见的‘刀山火海’。”张利兴说,“我们这个事业,决定了我们就是在大漠奋力地拼搏,在戈壁默默地生活。干的是惊天动地的事,做的是隐姓埋名的人。”

从1958年6月组建中国核试验基地,到1996年9月中国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我国成功进行了45次核试验。朱凤蓉完整参与37次,张利兴参与29次。鉴于他们的突出贡献,两人先后被中央军委授予专业技术少将军衔。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在张利兴和朱凤蓉的家中,有一个灰色人造革行李箱,老上海的款式,那是上大学时姐姐送给张利兴的礼物。

2019年,这个盛满青春和乡愁、汗水和欢笑的行李箱,又随主人回到上海。

“将军夫妻”白发归,如同一对寻常的老人。

回到吴淞中学,学生们围着问:为什么要去马兰,马兰有马兰花吗?

是呀,戈壁深处,那紫色的花,小小的,却开得热烈,毫无保留地展现着生命的力量。

1969年12月12日,两张单人床拼到一起,张利兴和朱凤蓉结婚了。

同事大姐拿来好看的枕套,借给新人摆一摆。暖壶买不到,战友送来一个。再到基地的军人服务社买些硬糖,战友们分一分,就算是结婚仪式。

在红山,大半年的蔬菜就是“老三样”——白菜、萝卜和土豆。1974年,女儿出生,朱凤蓉托人从上海捎些鸡蛋来。

辗转几千公里的鸡蛋到了红山。他们找了个纸盒子,垫上棉花,将皮帽放在盒子中央,蛋放进皮帽,插上温度计监测温度,在皮帽四周布放装热水的玻璃瓶,再用皮大衣包裹纸盒子。没过多久,一窝小鸡诞生了!

星期天,骑车到山里挖野菜喂鸡;还要捡牛粪,给地施肥,好让孩子吃上自己种的绿叶菜。“连上海崇明的金瓜都在红山种活结瓜了。”朱凤蓉得意地说。

“红山的日子,也不是只有艰苦,也很美。”朱凤蓉记得,夏天的雨后,远处是洁白的雪山,身边是盛开的野花;还记得忙完任务后,沿着山沟小溪抓鱼的快乐。

其实,他们有太多机会可以离开。1980年,张利兴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公派出国的访问学者,到国外进修。两年后,他毫不犹豫,仍旧回到戈壁。

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热火朝天。母校老师力邀二人回上海,到清华在浦东设的点工作。夫妻俩婉言谢绝了老师的好意。

“我们只是从清华毕业的普通的学生,仅仅因为我们投身到了一个伟大的事业中,把自己的理想追求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才体现了我们自己的人生价值。”朱凤蓉说。

现在,爱唱歌的她和张利兴一起,加入了平均年龄超过74岁的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唱起《少年》,他们的眼睛里闪着光。

他们还爱唱《祖国不会忘记》:“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个/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不需要你认识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进祖国的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