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游戏防沉迷机制后,未成年人超额消费会就此悬崖勒马吗?

2021-09-03 20:38:46 作者: 加强游戏防沉

未成年的消费一直是紧抓社会热点眼球的一个问题,或是打赏主播,或是游戏充值,一不留神就挥霍上万,新闻报道后接受大众的评论。未成年人由于没有经济来源,尚未独立,对于金钱的概念也视之甚轻,也因此,近两年游戏厂商们也在不断加大未成年的防沉迷保护机制,以此来承担对于未成年人的社会监管责任。

毕竟作为娱乐项目的一种,游戏在“对未成年成长造成的影响”上长期拥有占比最大的部分,同时也承担了同等的骂声和讨伐。从人脸识别机制的上线,不定期地扫脸,未成年防沉迷机制在不断加强,也依然逃不过肆意挥霍的中小学生们,隔三岔五的新闻,家长们的矛头都指向了娱乐项目未成年用户最多的游戏,毕竟讨伐别人,比思考自己容易一些。

近日,未成年防沉迷新规出炉后,家长一直施加于游戏行业的压力,总算收获了回应。未成年从此只能在假期里,拥有限时一小时玩游戏的额度。这或许是一些家长想要看到的结果,管不住孩子玩游戏,就努力让游戏不给孩子玩,不玩就不会充钱,不充钱就不会挥霍,孩子还是那个好孩子。

对于游戏行业来说,也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从近几年腾讯游戏等行业公司公布的消费流水上来看,未成年人的消费,实际上占比不到百分之十。赚未成年人的钱少,挨得骂却多,出现一个游戏充值的新闻,冲到大众眼前,已经成为月经贴了。如今未成年被带上家长期待已久的金箍,行业头上的五指山,也算是将将挪开了。

对于家长来说,能否收获预期的效果尚不可知,但互联网时代,消费显而易见变得触手可及,如今努力斩断一个诱惑孩子的项目,但背后仍有更多的消费项目在等待。无论是有心看管还是无心设防,未成年的超额消费问题一直以来就并非仅仅停留在游戏上,游戏也并不是娱乐项目中的一个特例。

新规出来的同时,西安一17岁男生消费留学款30万元的新闻也引起了热议。短短一个暑假的时间,进出娱乐场所,ktv夜店等地,还有女仆桌游店...单次消费最高达几万元。家长发现后打印出消费明细,长达四十五页。三十万换这么一摞纸,家长痛心疾首,觉得经营者在诱导未成年消费,害自己涉世未深的儿子把学费花掉了。

想挽回损失,索要消费的家长并非全如己愿,有的酒吧态度强硬,直言“用法律说话”,另一家桌游店的店主则愿意拿出协商的态度,称愿意承担五千元的消费费用退还,因为他们是正常开店提供商品,而家长也有责任,“知道有学费放在孩子的卡里,为什么还要把密码告诉他,为什么不监督他?”

常年背锅,被家长视为大敌的游戏终于被“制服”,而家长广泛关注的未成年人超负担消费问题,也能就此被“制服”吗?与其扬汤止沸,不如让经常上新闻的家长想一想,家庭的监管责任,是否尽到了。但或许他们实际上也和花光30万留学费的主人公家长一样,觉得自己17岁的孩子涉世未深,平时不爱花钱,性格内向,被花花世界诱导消费,才会犯下此错。家庭教育永远在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前面,既然知道孩子“涉世未深”,为何不在接触社会之前,认真做好对孩子的监管呢?

家长曾经将炮火对准一切有可能害到孩子沉迷,挥霍的东西,如今终于得到了回应,不知道是否愿意低下头看看自己的责任。不然又何必等到孩子不听管教,挥霍结束后,又去找下一个背锅侠,什么都很失败,但自己的家庭教育绝不能是失败的。总是听“别人家的孩子”,应该也看看“别人家的家长”。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