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的眼睛只能感知到光,他能做什么?社会给他们的选择很少:盲人推拿,或者干脆待在家里。
可是张日敢不这么认为。作为一名视障人士,他也曾被父母送入盲人推拿学校,还拥有过一家属于自己的推拿店。“但我要活出自己的人生。”张日敢说。
“我不想一辈子做推拿”
1988年,张日敢出生在浙江温州。小时候的他与别的孩子并无两样。天性活泼,小学时一直是班长。直到四、五年级,母亲发现张日敢的举动有些奇怪,比如晚上拿拖鞋的时候,张日敢总要蹲在地上摸索一会儿。
母亲心里一沉。张日敢父母的眼睛都是健康的,但外公却是一名视障者。母亲连忙带他去医院检查,诊断结果是,因为基因隔代遗传,张日敢的视网膜色素变性导致眼底病变,他的视神经正在慢慢萎缩。
此后的时间里,张日敢经历了从看见到看不见的过程。小学时还只是视线模糊,到了初中,已经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吃力地上了高中,可是他已经连书本上的字都难以辨认,只能辍学回家。
“盲人的出路就是开一个推拿店。”周围所有人都这么告诉他。于是,张日敢也进了盲人推拿学校,23岁的时候,在家人的支持下,他拥有了一家自己的推拿店。每天在店里待十几个小时,用尽全身力气为顾客按摩,“这不是我喜欢的生活。”张日敢心有不甘。
为了给自己另谋一条出路,张日敢学会了用读屏软件上网,那时候,他上网只为一件事:搜索盲人能做的工作。
在盲人论坛里,他发现北京有盲人速录师培训,于是专程前往北京学习。不过张日敢孤身一人,在北京很难扎下根,最后只能回家。
后来,淘宝开始流行,张日敢又琢磨起线上经济。“我没有团队,做淘宝很辛苦,几个月下来店铺也没什么起色,这条路对我来说还是挺难的。”
“我总喜欢想东想西。”喜欢折腾的张日敢,2014年的时候又听说了“众筹”开店这种模式,于是想找100个人众筹十万块开个酒吧。“最后我们募集到了七十几个人,几个发起人补上了剩下的缺口,这个摊子就弄起来了。”
那一年夏天,世界杯在巴西如火如荼,张日敢的酒吧也过得挺好。不过到了秋天,顾客陆陆续续少了,不少人萌生了退意。后来股东们投票,多数人决定把酒吧转手,酒吧也不了了之。
折腾了一大圈,张日敢最终还是回到了推拿店里。
“这辈子跟股市分不开了”
人生的转折发生在2015年。
那一年,张日敢离开温州老家前往杭州的推拿店打工。那时候正赶上中国股票市场的牛市,周围的人聊的最多的,就是在股市里赚了多少钱,张日敢“也听得心很痒”。
在朋友的指导下,张日敢在手机上开了户。对他而言,完成一笔操作靠的是手指和耳朵。张日敢的手在手机屏幕上滑动。“交易。”手机声音响起。“买入”“输入”“确定”跟随手机播报,张日敢买入第一只股票。
“第一只股票,买的京东方,四块多。”张日敢记得很清楚。很快,京东方涨到了五块,张日敢投入的四千块钱也变成了五千。“那天特别开心,我立刻补了仓,大概有一万多。”
到了6月份,张日敢购买的股票大跌,他投进去的一万多块钱又变成了五千。“炒股让我生活得紧巴巴的,同事们领了工资都给家人买东西,而我只给自己留了1000块生活费,剩下的钱全都放到了股市里。”发工资那天,张日敢站在推拿店门口,有种想法在他脑海里闪过。“那个时候,我真的有点怀疑,我这么做到底对不对?就像同事们那样简简单单地生活,其实也挺幸福。”
“可是这种念头只是一瞬之间,随后我就回过神来了,我不想这一辈子一直做推拿。”张日敢说。
不懂理财知识,就自己在网上查,一有时间就听芒格和巴菲特的书,就是凭着这样的“野路子”,张日敢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炒股经验。重仓行业龙头股、坚持炒长线,要看透公司的价值,要了解市场的预期……刚接触股市那两年,张日敢一直在亏,但是这次,他没有放弃。
“这辈子跟股市分不开了。”张日敢说。“炒股改变了我的性格,让我学会等待。”去年,他的年化收益率达到了30%。如今,投资理财已经成了张日敢的主要工作,靠着自己在股市中的收入,张日敢今年在上海松江买了房、结了婚,在上海扎下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