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两位优秀教育工作者家中 倾听他们的故事

2021-09-05 10:08:21 作者: 走进两位优秀

杨钟志的教师梦起源于小升初的二次选拔——考场外,教导主任撑着伞,为学生坚守在雨中的身影,一直烙印在他的记忆里。2007年,已入职外企的杨钟志,偶然在《厦门日报》上看到一则教师进修的新闻,他立即报名,立志当一名品德课老师。

2008年,杨钟志进入当时的后埔小学,他教过语文,上过英语,还代班教过数学。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他几乎每天只睡五个多小时,课余时间就看录像课、看论文专著。2012年后埔小学华丽转身,成了如今的湖里二实小,杨钟志也终于如愿当上品德课老师,两年后便荣获厦门市第三届教师技能大赛小学品德学科一等奖。

“他一心就扑在学校里,差点就把我给错过了。”妻子陈玉颖笑着说,此前有好几个朋友给他们牵过“红线”,杨钟志却总因太忙错过。2016年,两人终于见面并很快步入婚姻殿堂。“能遇到这么支持我的妻子,我很幸运。”杨钟志说,妻子会接送他上下班,下班后到学校陪他吃外卖,陪他加班到深夜也是常态。有时看他备课辛苦,心灵手巧的陈玉颖还会帮忙用纸盒制作卡片、模型等教具。“爸爸在做很棒的事情,妈妈能帮上忙也很开心呀。”陈玉颖一边逗着女儿一边笑着说。

理想能够得到家人的支持,杨钟志笑得十分幸福,在他看来,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远比成绩来得重要。杨钟志回忆起教学中的感动和收获——因为获得一次上台参加演讲比赛的机会,曾经内向的女学生变得自信;小学毕业多年的学生去年考上厦门大学后,还特意发来消息感谢。

“教育应该是慢的,小学种下的一颗种子,可能就会影响孩子一生。”杨钟志说,关于教育,自己虽然考了很多证书,却仍有许多不懂的地方。他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努力成为记忆中的那位教导主任,成为雨中的那把“大伞”,让所有学生感到安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