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继承父母房产新政

2021-03-15 17:47:07 作者: 独生子女继承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当父母去世之后留下来的遗产理当应当归儿女继承,尤其是独生子女更是无可厚非。但在《民法典》中对于继承规定真的是这样的吗?独生子女继承父母房产新政如何规定的?马上来看看吧!

独生子女继承父母房产新政

作为子女是无法继承这两类房产的:

第一、设立了居住权的房子

从2021年《民法典》生效起,设立居住权的房子不仅不能随便转让和出租,就连继承都是要受到影响的,要想继承就要等到居住权期满以后,子女才能依法继承该房产。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类房子的所有权是不完全的。

第二、如果房子是共同持有,或者设置居住权等特殊情况,子女们也是无法100%继承和使用该房产的。

从2021年开始,要想继承父母的房产,都要按“新法规”执行,包括独生子女。

《民法典》于2021年1月正式开始实施,其中对于继承父母房产的规定,也做出了一些变动,作为子女和父母都应该了解一下具体内容。

独生子女继承新规定2021年

继承人范围扩大,无主财产现象或消失

人民日报曾报道了一篇关于财产继承的报道,标题是“老人膝下无子,身后留下无主房产70%产权被收归国有”。讲述了一个老人没有子女,其侄女为其养老送终,根据法院判定,老人的拆迁安置房由侄女继承30%,剩下的70%是无主房产,根据原继承法的规定,无主房产将归国有。这一新闻报道出来,引发了大家的热议。

于是新规则引入了“代位继承”,当第一和第二顺位继承人都没有的话,侄子、侄女、外甥和外甥女也可以继承。这样的话,我们常说的远方亲戚也在继承人之列,像房产这样的大宗财产大概率能找到继承人。

公证遗嘱不具有优先权,以最后一份为准

遗嘱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缺乏遗嘱,独生子女不能继承父母的全部财产,只能与有继承权的人“分割”。但也有可能一个孩子对父母一点也不孝顺。在这一点上,父母可以提前立遗嘱,阻止他们的孩子继承遗产。

然而,根据新规定,如果父母选择原谅孩子,他们仍然可以重新列孩子为继承人。事实上,人都有犯错的时候,父母立遗嘱的时候把犯错误的人排除在外,有时候可能源于“气愤”,或许只是给予警告。当父母气消了,当事人又能够改正错误,大多还是会选择原谅的,宽恕制度的设立,其实最真实反映了父母的意愿。

增加了两种立遗嘱的方式

在此之前,父母订立多份遗嘱的时候按照公证遗嘱的效力优先。但经过修改,最终以最后订立的遗嘱为准则。此外,还增加了两种立遗嘱的方法,一种是打印立遗嘱,另一种是录像立遗嘱。无论如何,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证人在场,这一点也不应被忽视。

当然,对于从父母那里继承财产的孩子来说,在有有效遗嘱的情况下,选择继承的方式为过户也最为省钱。因为这种方式是不需要缴纳税务的,只需要交280元左右的登记费用就可以了。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新规”在形式和方式上对继承都有显著的升级,都更加强调人性化。值得一提的是,有了新规定,父母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分配财产给子女,并且选择的方式也更多了。之前很多老人排斥立遗嘱,但新规下,老人立遗嘱更为方便。

总而言之,新规的目的是为了完善继承法规。从根本上降了低家庭矛盾,维护了家庭的和谐氛围,在源头上杜绝了家庭矛盾的激化,也尽可能照顾到了更多人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亲人对簿公堂的发生。

继承父母房产需要交哪些税?

继承父母的遗产,依法是需要征收遗产税的,一套房产想要过户给子女,一般有三种方式可以实现:买卖、继承或者赠予等方式都可以。

第一种方式比较多见,就是继承。继承分成两种,一种是法定继承,一种是遗嘱继承。

法定继承是在没有遗嘱指定的情况下,房子按照继承顺序传递和分配。如果有两个子女,但老人只想把房子给其中一个,那就需要提前立遗嘱,指定谁为继承人。继承时涉及的费用主要是房子评估费和继承公证费。房子评估费一般是房子评估价的5‰,但每宗至少要收取1000元。一般评估价会比市价低30%左右。所以一套500万市价的房子,评估费也就在1.8万左右。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