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月宝宝奶量表

2021-03-29 14:49:41 作者: 0-12月宝

4、宝宝2-4个月

每次奶量:150-180ml

喂养频率:每隔4-5小时喂一次

喂养次数:一天喂5-6次

温馨提示:大多数2-4个月的配方奶宝宝(或当宝宝体重超过5.4kg时),已经不需要吃夜间的那顿配方奶了,因为他们此时白天会吃更多奶量,而且他们的睡眠变得更加规律。不过,宝宝存在比较大的个体差异性,这一规律也并非适合每个宝宝。

5、宝宝4-6个月

每次奶量:180-240ml

喂养频率:每隔4-5小时喂一次

喂养次数:一天喂4-6次

温馨提示:建议,宝宝奶量在24小时内不能超过960ml。有的宝宝表现出更高的需求,很可能仅是因为他想满足吮吸的需求。

6、宝宝6-8个月

每次奶量:210-240ml

喂养频率:每隔4-6小时喂一次

喂养次数:一天不少于4次

温馨提示:平均而言,宝宝体重与每日食量对应关系为每453克对应75ml的奶量。此外,宝宝满6个月后,母乳及配方奶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他的营养需求了,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宝宝6个月后需开始添加辅食。

7、宝宝8-12个月

每次奶量:210-240ml

喂养频率:每隔6小时喂一次

喂养次数:一天喂3-4次,其他顿全吃辅食。

温馨提示:虽然宝宝已经添加了辅食,但是得保证他每天摄入的奶量不少于600ml。要记住,无论母乳还是配方奶喂养,每个宝宝的需求都是独特的,没有任何一本书可以确切地告诉你他的喂养量、喂养频率以及如何喂养,你需要加强对宝宝的了解,发现其中的规律。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

1、哺乳次数。出生后头1—2个月每天需要吃8—10次,3个月龄时间每天至少要吃8次。

2、排泄。每天换6块以上湿尿布。如果单纯依靠母乳喂养,宝宝的24小时小便次数达6次以上,是奶量充足、宝宝吃饱的一种表现。如果每天24小时的小便次数不足5次,就说明奶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由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的形状是黄油油的软便,每天大便2—4次,这表明奶量充足,宝宝吃饱了。如果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量少,并呈绿色泡沫便,这说明新妈咪的奶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

3、睡眠。能够安静入睡4个小时左右,不哭闹能够深度睡眠表示宝宝已经吃饱。

4、体重。宝宝体重的变化状况,往往能表明宝宝是吃饱了还是饥饿。每星期平均增加体重0—170克,3个月时则为200克左右。6个月内的宝宝,平均每月增加体重 600克或至少每周递增125克。大于6个月的宝宝平均每月体重增加500克。这些可说明母乳充足,宝宝吃得饱。如果宝宝的体重增加达不到上述标准,而且相差较大,在排除了疾病之后,多说明奶量不足,宝宝吃不饱。

5、神情。宝宝吃饱了就会情绪良好,表现愉快,玩笑自如,小眼睛闪亮,反应灵敏。

采用人工喂养的婴儿一天需要喂多少奶,如何调配奶粉,父母们都应该掌握。

奶量的计算公式:一日奶量=100×[110×体重(千克)]/86

简便的算法:一日奶量=128毫升×体重(千克),知道了一日的奶量,还应该学会奶粉的调配方法。

宝宝喝奶的速度

母乳喂养每次15到20分钟左右,有的会长达40分钟。奶瓶喂养的宝宝有的5分钟就能喝完,有的需要更多一般20分钟能喂完,如果需要更长时间的,妈妈需要检查奶嘴孔流速是否合适,喂奶姿势是否正确、受环境影响导致喝奶不专心、厌奶期、身体不适等情况,有针对性进行调整。

宝宝吃奶鼻子有咕噜的声音

宝宝在吃奶时,时常出现鼻子发出咕噜咕噜(呼哧呼哧)的声音,由于这种情况,有时会影响宝宝正常的呼吸,就容易出现烦躁的情绪,或者是在睡眠时出现打鼾的声音,影响了宝宝的睡眠质量。那到底是哪些原因,容易引起宝宝出现这种情况呢?

一,由于宝宝的鼻腔短小,鼻道狭窄,当宝宝吃奶过快,喂养不当时,就很容易引起宝宝出现呛奶的,一些奶汁就容易残留在鼻腔,引起宝宝出现鼻塞、流鼻涕等症状,这时宝宝在吃奶时,鼻腔就容易出现咕噜咕噜(呼哧呼哧)的声音

二,喉软骨发育不良也会出现咕噜咕噜(哮鸣音)的声音的,但是,不是在鼻腔里发出来的,而是在喉咙里发出来的;

三,由于宝宝的鼻腔黏膜娇嫩,血管丰富,当病原菌感染时,就容易引起鼻塞等症状,影响宝宝的呼吸,所以,宝宝在吃奶或是睡觉时,也容易出现鼻腔咕噜(呼哧呼哧)的声音。所以,当宝宝在吃奶时出现鼻腔咕噜咕噜(呼哧呼哧)的声音时,要及时的查明原因,对症调理。因为宝宝长时间,这种情况会影响宝宝呼吸的,甚至出现缺氧的情况,影响宝宝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