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海鲜市场动物制品未发现阳性

2021-04-01 09:37:45 作者: 华南海鲜市场

自新冠病毒2020年爆发以来,世界各国都认为中国是“罪魁祸首”,一直有人揣测病毒来源在中国,直到中国疫情稳定下来而海外国家的疫情接二连三的爆发,人们这才发现中国并不是病毒源头,为了更加验证这个事实,近日世卫组织和中国进行了溯源,据了解华南海鲜市场动物制品未发现阳性,湖北省的野生动物也没发现新冠病毒,那么具体怎么回事呢?大家跟见闻坊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

华南海鲜市场动物制品未发现阳性

3月31日,在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中方专家组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布会上,中方专家组组长梁万年介绍:通过广泛的早期病例搜索及留存样本检测发现,2019年12月,武汉市人群中发生了新冠病毒一定规模传播,目前发现的最早病例出现在12月8日,与华南海鲜市场相关的最早病例出现在12月12日。大部分病例集中在下半月。华南海鲜市场是新冠疫情的暴发点,但同时传播也在武汉市其他地方发生。

在华南市场关闭后的环境取样显示,环境中普遍有新冠病毒的污染,其中水产摊位尤为明显,提示这个市场存在通过感染者、被污染的冷链产品、动物和动物制品引入病毒的可能。对该市场的动物制品大规模检测未发现阳性,冷链产品我们还未进行相关的检测。

对湖北省蝙蝠以及中国各地大量的家畜家禽、野生动物采样监测均未发现新冠病毒,未发现疫情发生前后有新冠病毒在家畜家禽、野生动物中循环的证据。

14国质疑世卫溯源报告 外交部回应

3月31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美国纠集英、加、日、韩、丹麦等共14国发表联合声明,共同质疑世卫组织在中国所做的新冠病毒溯源报告,呼吁“在未来进行迅速、有效、透明、科学且独立的病毒起源国际调查”,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华春莹表示,溯源是科学问题,应由全球科学家合作开展,不能被政治化,这是国际社会绝大多数国家的共识。美国纠集极少数国家发表所谓“联合声明”,公然质疑否定中国-世卫组织联合专家组报告,这是他们不尊重科学、借溯源搞政治操弄的确凿证据。

华春莹表示,美国早在报告发布前就已经开始做这件事了,但响应者寥寥。这种把病毒溯源政治化的做法极不道德,也不得人心,只能阻碍全球溯源合作,破坏全球抗疫努力,导致更多的生命损失,同国际社会团结抗疫的愿望完全背道而驰。相信国际社会绝大多数国家对此看得很清楚,他们的图谋不会得逞。有关国家应该反躬自省,扪心自问:你们自己的抗疫工作究竟怎么样?你们为国际抗疫合作都做了什么?

中国是首个和世卫组织联合开展新冠病毒溯源研究的国家

3月31日,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中方专家组召开发布会,就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报告有关情况,联合研究中方专家组组长梁万年、流行病学组组长冯子健、动物与环境学组组长童贻刚和分子流行病与生物信息学组组长杨运桂给予回应。

通过实验室引入,被视为“极不可能”的途径

据梁万年介绍,世卫组织3月30日已经正式发布了世卫组织召集的新型冠状病毒全球溯源研究中国部分的世界卫生组织—中国联合研究报告。

“这份总报告,是在武汉工作的基础上,考虑到了更广泛的信息来源,站在全球研究高度上进一步完善、撰写的。”梁万年说,报告涵盖了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动物和环境等主要领域,数据分析整理工作量非常大。

梁万年指出,联合专家组对新冠病毒从自然宿主通过冷链食品传人,直接从自然宿主传人,经中间宿主传人和实验室传人等四个引入途径的可能性进行了科学的评估。评估的结论分成五级,分为“极不可能、不可能、可能、比较可能、非常可能”这五级,是一个五级分级法的等级划分。

报告指出,人畜共患病直接溢出被视为一种“可能”到“比较可能”的途径,通过中间宿主引入,被视为一种从“比较可能”到“非常可能”的途径,这是有一个区间的,尤其是中间宿主,是从“比较可能”到“非常可能”。通过冷链、食品链产品引入,被视为一种“可能”的途径;通过实验室引入,被视为“极不可能”的途径。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