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对冯梦龙文学有哪些影响?冯梦龙因此开创醒世思想

2020-12-19 18:13:24 作者: 王阳明对冯梦

  王阳明是明代名列前茅的大思维家,冯梦龙对其学说推崇备至,他在晚年创作了传记小说《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身世靖乱录》,点评阳明心学:“即如讲学一途,历来依经傍注,唯有先生揭良知二字为宗,直扶千圣千贤心印,开后人多少进修之路。所以国朝道学公论,必以阳明先生为榜首。下面趣前史小编就为我们带来具体的介绍,一同来看看吧!

image.png

  生活在明中叶的王阳明,亲眼目睹了实际的浑浊,并对此咬牙切齿,一种激烈的社会责任感唆使他凭仗自己的才智去解救世人,到达全国大治的地步。他说:“仆诚赖天之灵,偶有见于良知之学,认为必由此然后全国可得而治。是以每念斯民之陷溺,则为之戚然痛心,忘身之不肖,而思以救之,亦不自知其量者。”(《传习录》中)王阳明提出“良知说”,期望唤醒人们的良知,改动社会现状。

image.png

  冯梦龙也是一位很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长时间生活在社会底层,对其丑陋的一面看得更为清楚。他在《醒世恒言叙》中写道:“忠孝为醒,而悖逆为醉;节检为醒,而淫荡为醉;耳和目章、口顺心贞为醒,而即聋从昧,与顽用嚣为醉。”针对世上迷人多、醒者少的实际,冯梦龙要用文学创作来唤醒世人。他说:“天不自迷人醉之,则天不自醒人醒之。以醒天之权与人,而以醒人之权与言。言恒而人恒,人恒而天亦得其恒。万世和平之福,其可量乎!”(《醒世恒言叙》)

  冯梦龙的醒世思维和王阳明的救世思维是相通的。王阳明用以救世的一剂良药便是“良知说”。“良知”是什么?王阳明作过各种解说。他说:“良知者,孟子所谓‘对错之心,人皆有之’者也。对错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成,是故谓之良知。”(《大学识》)“良知仅仅一个天理天然明觉处,仅仅一个真挚恻怛,便是他本体。故致此良知之真挚恻怛以事亲便是孝,致此良知之真挚恻怛以从兄便是弟,致此良知之真挚恻怛以事君便是忠。仅仅一个良知,一个真挚恻怛。”(《传习录》中)

  王阳明所说的“良知”,便是对错善恶之心,孝悌悲天悯人,真挚恻怛之心,忠君爱国之心。实际上是一种封建道德道德观念。它是先天赋予、不假外求、人人具有的片面存在,“致良知”不过是加强本身道德修养,坚持良知不为私欲讳饰,自觉自愿地实行这些道德规范。

  冯梦龙用以醒世的思维也主要是封建道德观念。他说:“六经、《语》、《孟》,谭者纷如,归于令人为忠臣、为孝子、为贤牧、为义夫、为节妇、为树德之士、为积善之家,如是罢了矣”,“而浅显演义一种,遂足以佐经文史传之穷”,(《警世通言叙》)能够“为六经国史之辅。”(《古今小说叙》)也便是说,小说也能起到六经的效果,能够教人为忠臣、孝子、义夫、节妇,乃至比经文的教育效果更明显。与王阳明不同的是,冯梦龙更着重文学的情感效果,而他们所宣传的基本思维却没有什么不同。

  在明代哲学史上,王阳明是传统儒学的拥护者和继承人,直接沿袭从孟子到陆九渊的哲学思维,站在保护明朝控制的立场上,进行新的架构和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