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要清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三月节,……物至此刻,皆以洁齐而清明矣。”下面趣前史小编就为我们带来具体的介绍,一同来看看吧!
故“清明”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气候清彻明亮,万物蒸蒸日上之意。”满阶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佳节清明门生笑”、“雨足郊原草木柔”等名句,正是清明时节六合物候的生动描绘。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地理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新洁白之风。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上坟的日子。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上坟。
据传清明节的来历,传来历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被群众纷繁效法,在这天祭祖上坟,历代沿用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民间传说中寒食上坟的源头,则有两说。
一说三国时诸葛亮治蜀,深得人心,但他逝世后朝廷却没有为之盖庙,所以大众在寒食期间于郊野道路上拜祭。这今后朝廷自省措置不妥,正式附祭诸葛亮于先祖(刘备)庙,但寒食野祭的风俗却现已构成,并演变为各人祭扫先人的坟墓;另一说则称寒食上坟的风俗与寒食节一起构成于春秋时期,都因留念山人介子推而起。
还有人以为,寒食上坟来历上古先民在春分时祭祀高禖的风俗。高禖即高母,在人们只认其母,不认其父的原始社会,高母便是先人。祀高禖便是祀先人。而寒食节的原本节期就在二月下半月,在时刻上与古时祀高禖的时节是共同的,故唐玄宗立寒食为祀祖节。
后世寒食节缩减成最终三天或两天,或许直接与清明节结合在一同,所以寒食上坟也就成为清明上坟了。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的儿子重耳为逃避后母骊姬的虐待,由介子推等大臣伴随流亡国外,他们逃到魏国时吃不上饭,又贫病交加,在失望之时,介子推忍痛割下自己腿上的肉,谎说是野兔肉煮给重耳吃。后来有人告知了实情,重耳才知道。
十九年后,重耳重又回国,做了晋国的国君即晋文公。他论功行赏,大封功臣,却只有忘了对他忠贞不二的介子推。待人提示,重耳想起旧事,派人去请时,介子推避而不见。晋文公亲身登门去请,方知介子推已背了老母亲躲进了绵山,所以派人上山搜索也未找到。
晋文公知道介子推很孝顺,要是纵火烧山,他准会背着老母亲跑下山来。但是,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母子俩也没出来,后来在一株枯柳旁发现介子推母子已被大火烧死了。
介子推的脊柱堵着大杨柳树洞,洞内藏着他留下的一块衣襟,上面用鲜血写着一首诗:“割肉奉君尽丹心,希望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做谏臣。假使主公心有我,忆我亡经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致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看后非常感动,放声痛哭,将他母子二人安葬在绵山,改绵山为介山,并建庙留念。为了铭记介子推,晋文公命令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天定为“寒食节”,每年这一天严禁烟火,只吃冷食。
第三年寒食节,晋文公率群臣到介山祭祀介子推,发现那株枯柳死而复生,便给那株杨柳赐名“清明柳”,规则从寒食到清明,人们都要祭拜介子推。
北方一些当地用酵糟发面,夹枣蒸食,做好的枣饼制成飞燕形,用柳条串起挂在门上,能够冷食,以留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崇高质量。因而,枣糕又叫“子推饼”。
今后渐将寒食节与清明相混杂,将寒食上坟混为清明上坟,清明逐步替代了寒食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