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长安有哪些政权?不选择在长安定都的原因有哪些?

2020-12-21 20:59:04 作者: 历史上长安有

  由连奕名执导,董哲编剧,张涵予、秦豪杰、李雪健、韩栋、酣畅、姚星彤等主演的大型前史电视剧《全国长安》,以其精巧的制造、恢宏的叙事方法,叙述了隋末唐初,李渊、李世民父子从太原起兵到定都长安,并发明贞观盛世的庞大故事,给人留下深入的映象。今天趣前史小编就为我们具体解读一下长安。

  唐朝国都长安,是我国古代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刻最长、影响力最大的国都,声称“十三朝古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国际前史名城,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国际四大文明古都。不过,令人不解的是,唐朝今后,我国还阅历了1000年的封建前史,树立了宋朝、元朝、明朝、清朝4个大一统王朝,为何没有一个王朝挑选在长安定都?

image.png

  小编剖析有三大原因

  一、比年战乱将长安破坏得好像废墟

  唐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289年,是国际上公认的我国最强盛的年代之一。但唐朝自树立以来,就面临着各种战役,几乎没有停歇的时分。特别是“安史之乱”后,唐朝更是堕入比年战乱之中。

  长安作为国都,往往是叛军和外敌的战略目标。

  750年7月,安禄山叛军攻陷长安;763年,吐蕃20万大军趁虚而入,第2次攻陷长安;783年泾原镇士卒主张叛乱,再次攻陷长安;880年,黄巢农人军又一次攻陷长安……而到了唐朝晚期,叛军进入长安现已成了粗茶淡饭。

  每一次沦陷敌手,关于长安来说便是遭受一次浩劫。晚唐诗人韦庄,从前在诗篇中描绘过长安城破落不胜的姿态:“满目墙匡春草深,伤时伤事更悲伤。车轮马迹今何在,十二玉楼无处寻。”

  在另一名晚唐诗人郑谷眼中,长安犹如一个末世:“秋光不见旧亭台,四顾荒芜瓦砾堆。火力不能销地力,乱前黄菊眼前开。”

image.png

  这样就够了吗?并没有。904年,唐朝权臣朱温用武力将唐昭宗逼迁到洛阳,随后将其杀死。朱温为了完全消灭唐朝,命令将整个长安城进行撤除、摧毁,有价值的东西则被转移到洛阳,长安居民悉数驱赶赶开。尔后,从前富贵兴隆的长安就真的成了一片空无。

  在这种情况下,对长安进行重建需求支付巨大的人力、物力本钱。没有哪个王朝的统治者乐意这么做。

  二、关中生态环境敏捷恶化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楚怀王出兵讨伐秦国时,曾把各位将领招来,与他们约好:“先入定关中者王之。”便是说,谁先打进关中,谁就能够称王。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由于其时关中经济兴旺,物产丰富,人口众多,是富贵富庶之地。早在战国时期,张仪向秦惠王主张“连横”之计时,就赞颂关中“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贸,沃野千里,积蓄多饶”“此所谓天府,全国之雄国也”。正由于此,自秦汉隋唐以来的历朝历代,都将关中作为“龙兴之地”进行培养,将国都树立在关中的长安,天然就水到渠成了。

  可在,通过秦汉隋唐四大朝代,接连1000余年的不断开发,关中人口剧增,使得土地的承载力达到了饱和状态。人类过度开发,使得森林急剧消失、水土严峻丢失、土壤肥力下降、天然灾害频频呈现,关中生态环境的自我修正才能被严峻削弱。

  能够说,就算没有战乱的影响和糟蹋,关中的式微也已成为必然趋势,长安早晚会被新的王朝统治者扔掉。只不过,“安史之乱”以来的比年战乱,加快了关中式微的进程。

  与此构成明显的比照,从隋唐今后,黄河下流、长江下流地带得到了有效地开发,经济日益兴旺,人口逐步稠密,大有替代关中位置的趋势。所以,隋唐今后的统治者更乐意将国都往东、往南搬迁。

image.png

  三、从战略扩张转为战略防护

  长安坐落渭水以南,放眼四周几乎是一望无际,没有什么能够作为屏障的高山或许大江大河,所以,长安历来就不是简单防卫的当地。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