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筝有什么样的起源?牙筝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2020-12-23 08:17:29 作者: 牙筝有什么样

  在琴箱表面的首、尾两头,别离设有一个硬木制拱形岳山,岳山外侧开有与琴弦相应的弦孔。琴首一端的弦孔较为细微,琴尾一端的弦孔较为粗大(为穿染尾用),且为纵向双孔。琴的尾部稍呈拱形翘起。琴柱(琴马)木制,多选用红木、紫檀或花梨木制造,外形呈人字形,一弦一柱, 斜向置于琴面中部。琴弦运用丝弦,弦头系于琴首弦孔内,弦尾系有深棕色丝或木棉细绳,称为染尾,穿过并系于琴尾两个粗大弦孔之间,松紧染尾能够调理定弦凹凸。

  也有的牙筝张铜丝或钢丝弦,不再运用染尾而改设弦轴调弦,在琴首竖置金属弦轴(常用扬琴弦轴),并选用双弦。琴弓由弓杆和弓毛构成,弓杆用竹或木制造,两头系以马尾为弓毛,能够调理弓毛张力松紧,有的则直接运用大提琴弓或中提琴弓。

  牙筝的表面,通体多髹以棕色油漆,外观亮光、高雅。牙筝标准纷歧,常见的有大、中、小三种。大牙筝,外形与伽倻琴相像,琴身全长125厘米~145厘米、首宽25厘米~28厘米、中高6厘米,张八或十条丝弦;中牙筝,琴身全长95厘米~105厘米、首宽23厘米~25厘米、中高4.5厘米,张八或十条丝弦;小牙筝,琴身全长75厘米~85厘米、首宽25厘米~31厘米、中高2厘米,张八条丝弦或十二对(设弦轴)钢丝弦。

  牙筝怎样拉?

  演奏牙筝,多为女子坐奏。大者可将琴身置于特制的琴架或桌案上;小者则由奏者左手托持 (手指伸入底板音孔中),将琴身斜横于左臂或左胸前,右手执琴弓在琴柱右侧弦段拉奏、磨擦琴弦发音,大者用左手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肚在琴柱左边弦段按弦。

  八弦小牙筝按四声或三声响阶定弦,常定弦为:c1、d1、g1、a1、c2、d2、g2、c3 或g、c1、d1、g1、c2、d2、g2、c3,音域g—c3,有两个八度加一个四度。十弦中牙筝按五声响阶定弦,常定弦为:c、d、g、a、c1、d1、e1、g1、a1、c2,音域c—c2,有两个八度。十弦大牙筝按五声响阶定弦,常定弦为:D、G、A、c、d、e、g、a、c1、d1,音域D—d1,有两个八度。

image.png

  音色圆润而宽厚,尤以小牙筝的中音区和大牙筝的高音区发音最佳,音色亮堂而柔软。牙筝的弓法有拉弓、推弓和替换弓等,拉 弓自前向后,发音较强,推弓自后向前,发音较弱,一音一弓为替换弓,奏出的音要均匀、连接。牙筝的演奏技巧有推、按、颤、揉等,并以揉弦最具特征。

  揉弦是在右手拉弦的一起,左手食指、中指并拢在弦上做上下颤抖。有时经过传统的“力按”奏法,可使发音进步一个大二度或小三度后再回到原音上,具有共同的风格和作用。可用于独奏、民间器乐独奏或为歌舞、朝鲜族戏剧配乐。最适于演奏速度缓慢、抒发的朝鲜族民间音乐散曲或古曲等。

  近年以来,牙筝在朝鲜族的音乐日子中已渐少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