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筝的来源是什么?牙筝的开展前史是怎样的?牙筝的结构是什么样的?牙筝怎样拉?趣前史立刻为你介绍:
牙筝简介
牙筝,是朝鲜族弓拉弦鸣乐器。前史较为悠长,形制与筝近似,音色圆润宽厚,可用于独奏或为戏剧配乐。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尤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最为盛行。
牙筝的来源
前史较为悠长的牙筝,原是我国东邻朝鲜陈旧而有特征的拉弦乐器,它和我国汉族最陈旧的拉弦乐器轧筝相同,同是来源于春秋战国时代秦地的筝。
牙筝的开展前史
牙筝和轧筝,是同源而不同流的两种乐器。早在1700多年前的西晋之时,我国就与东邻朝鲜有了文明交流。其时的朝鲜有高句丽(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百济(公元18年—660年)和新罗(公元前57年—公元935年)三国。
跟着文明交流的频频深化,相互影响也日积月累,到了隋唐时期,我国在隋文帝杨坚的七部乐、隋炀帝杨广的九部乐和唐太宗李世民的十部乐中,都有一部“高丽乐”。
而我国前史上正处于鼎盛时期的隋唐文明,也使邻居各国遭到深刻影响,在朝鲜三国逐步构成为“乡乐”、“唐乐”、“雅乐”等三部乐。牙筝便是朝鲜民族依据我国传入的筝,创制而成的朝鲜族拉弦乐器。
《高丽图经》(卷四十)“乐律”条中载有:“今其乐有两部,左曰唐乐,我国之音,右曰乡乐,盍夷音也。”据韩国史料记载:高丽文宗三十年(公元1076年)时,朝鲜宫殿音乐中的唐部乐器有笙、杖鼓、唐笛、唐琵琶、方响、筚篥和决定等七种。
到了高丽睿宗九年(公元1114年),这时正值我国北宋政和四年,又有大批新的唐乐器传到朝鲜,它们是筝、箜 篌、箎、箫、匏、埙、五弦琵琶和双弦(月琴)等八种。至此,在朝鲜才构成完好的唐部乐。但是在这些东传的唐乐器中,却没有一种是拉弦乐器。
公元12世纪今后,朝鲜民族依据我国陈旧的民族弹弦乐器筝,首要制造出大筝,后又创制出赋有特征的朝鲜拉弦乐器牙筝。成书于李朝文宗元年(公元1451年)、由郑麟趾等编撰的朝鲜正史《高丽史·乐志》中“唐乐”条载有:“唐乐高丽,二者杂用,故并载其乐器。方响(铁十六)、洞箫(八孔)、笛(八孔)、(筚)篥(九孔)、琵琶(四弦)、牙筝(七弦)、大筝(十五弦)、杖鼓、教坊鼓、拍(六板)。”
公元1494年,朝鲜音乐家成伣所编朝鲜古籍《乐学法则》“大筝”条中有:“筝,秦琴也”,并引东汉应劭《习俗通义》“筝,本五弦,今十三弦”和后汉刘熙《释名》中的“施弦高急,筝筝然也。并梁二州筝形如瑟”等。书中并附有大筝之图,其形状也与筝相同,体长五尺五寸,书中所述之根本演奏办法,也与筝完全相同,阐明朝鲜的大筝是按照我国的筝而制造的。
《乐学法则》“牙筝”条载:“按造牙筝之制,与大筝(十五弦)同,但体羌小,弦七耳。第一弦稍大,至第七弦逐步而细,用黜檀花木(刮青皮),涂松脂轧之。”其时的牙筝,体长五尺二寸二分,宽七寸八分,琴首中高三寸、尾高八寸、边高一寸七分。演奏时,左手按琴柱左边弦段,右手执刮去青皮、涂上松脂的檀木细圆棍在琴柱右侧弦段擦弦发音。
书中也附有牙筝之图形(图)。朝鲜大筝和牙筝 创制并运用今后,显著地丰厚和增大了“唐部”乐队的声响颜色和音响作用,所以在《高丽史·乐志》中有“用牙筝和大筝替代筝”的记载。
牙筝前期只用于“唐部乐”,到了公元 15世纪中叶的李王朝文宗时,也一起用于“乡部乐”中。尔后,牙筝在朝鲜民间广为流传,是深受人们欢迎和喜欢的一种拉弦乐器。
牙筝的结构
现代的牙筝,由共识箱、岳山、琴柱、琴弦和琴弓等部分组成。共识箱呈卧式长方拱形。由面板和底板两块长方形木板镶合而成,面板运用木质轻软的木材制成,民间多选用梧桐木或鱼鳞云杉制造,整块板面呈拱形(横向),底板运用木质坚固的木材制成,民间多选用花梨木、栗木、色木或槐木制造,底板中心开有一个长方形、圆形或弯月形音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