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筠是谁?为何能成为包拯的恩师?

2020-12-26 07:11:33 作者: 刘筠是谁?为

  包拯的恩师刘筠是谁你知道吗?不知道不要紧,趣前史小编告知你。

  胸襟报国之志的包拯,在肄业期间可谓德才兼备,他治学谨慎,为人正派,处理人际联系极为稳重。正是他非凡的学问和人品,使他被其时一位颇有声望的文豪刘筠欣赏,包拯也将其引为伯乐,最终成为忘年之交。

  就在天禧五年(1021),包拯二十三岁时,刘筠离京就任庐州知府。这对包拯尔后的人生道路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那么这刘筠到底是何许人也呢?刘筠,字子仪,台甫(今属河北省)人,翰林学士,是“西昆体”诗篇的创始人,可以说是北宋早年的文坛领袖。刘筠为人正派旷达,就事谨慎,很有节气。他之所以从一个京官变成庐州知府这样的当地官,也正是由于他的为官正派。

image.png

  宋真宗晚年时期,以宰相丁谓为首的一群奸臣弄权当道。其时,丁谓与王钦若、林特、陈彭年、刘承珪都以奸邪险伪闻名,被人合称为“五鬼”。晚年的真宗皇帝十分迷信鬼神,丁谓等人便一味投合,不管国库空无,举办泰山封禅典礼,建玉清昭应宫;不管百姓生活困苦,指令各州添加进献,一起广征徭役。这些行为都遭到了时任宰相的寇准的痛恶弹劾,他们便罗织罪名,使寇准被罢相贬官。

  满朝文武对此敢怒不敢言。真宗皇帝身后,年仅十三岁的仁宗皇帝继位,太后听政。他们更使用职位之便,将真宗皇帝之死归罪于寇准,大举冲击与寇准联系附近的大臣。仁宗皇帝姑且年幼,丁谓便勾结了宦官,在事实上操纵了朝政,一切的奏章都要通过他的审理之后才会被送往内廷。为官正派的刘筠与丁谓这种奸臣势不两立,无法同处,但是丁谓操纵着朝政大权,他也是百般无奈。

  刘筠曾勃然说过:“(朝堂上)奸人用事,我连一天都待不下去了。”深恶痛绝之时,刘筠只得上表恳求辞官外任,出知庐州,从而与包拯结下了不解之缘。

  刘筠出知庐州后,十分重视发现和培养人才,而包拯作为庐州一带鹤立鸡群的“三好学生”,天然得到了刘筠的欣赏。《宋史·刘筠传》中记载道:“包拯少时,较为刘筠所知。”得到刘筠亲传艺业的包拯,其学业也是一进再进,名声渐显。而包拯作为庐州当地的一个“生于草茅”的学生可以闻名全国,刘筠这样一位文坛领袖式人物的提拔、欣赏,在其间发挥的作用是不行忽视的。

  苦学有成的下一步按说就是参与科举,考取功名,踏上宦途了。但是在天圣二年(1024),仁宗皇帝重开科举时,包拯居然抛弃了这次朝廷开科取士的时机,原因在于“爸爸妈妈在,不远游”。包令仪配偶当然为包拯的至孝之心所感动,却也为包拯的出息感到不安。两位白叟不想拖累了包拯的宦途,为了处理包拯的后顾之虑,他们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image.png

  所以,包拯二十六岁这年,便在爸爸妈妈的安排下与董氏成亲了。有妻子在家尽孝,包拯也就可以安心考取功名了。

  其时的赶考学子要通过三层选拔才干成为进士。首先是州郡发解试,即“乡试”;然后是全国礼部试,即“省试”;最终就是皇帝亲身掌管的“殿试”。

  天圣五年(1027),这年包拯二十九岁,朝廷再次开科取士。包拯顺畅通过“乡试”后,却对接下来的“省试”很是忧虑,本来其时的考试标题分诗、赋、论三个板块,而一般考官都以诗赋成果取士,而这也正是包拯的单薄之处。

  这时,传来一个让包拯欣喜若狂的音讯,仁宗皇帝特命贡院“将来考试进士,不得只以诗赋进退等第,而要参阅策论以定好坏”。更让包拯感到振奋的是,这次“省试”的主考官正是刚刚奉诏入京的枢密直学士刘筠。刘筠虽为文坛我们,但并非只会做浅薄学术文章的老学究,在他看来,时势策论的好坏才是学子为官能否为国为民谋福利的关键所在。这使得拿手策论的包拯在“省试”中获得了很大的优势。

  公然,包拯顺畅通过“省试”。所以,通过层层选拔,包拯总算来到了开封府,来到了仁宗皇帝亲身掌管的“殿试”考场。考试有三个标题,分别是:《圣有谟训赋》、《南风之熏诗》和《执政如金石论》。这几个标题其实很有深度,考场上,甚至有学生提出标题难解,恳求仁宗皇帝解释一下。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