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外交方式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外交方式?

2020-12-28 08:17:31 作者: 春秋时期的外

  你们知道春秋时期两国之间处理交际的方法是什么吗,接下来趣前史小编为您解说。

  不只是是现代社会有交际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这么一群人,但那时还未曾有“交际”一说,他们也只是被称为“说客”,不过奇特的是,手无缚鸡之力,只逞唇舌的他们,仅凭两片薄唇,竟能比得上千军万马,看看这些说客是怎么挥斥方遒的吧。

image.png

  一、晏子使楚、不辱王命

  春秋时期,周皇帝影响力缺乏,大国诸侯逐鹿中原,小国只得俯首称臣,暗自蓄力。自齐桓公首霸以来,诸侯之间关于霸主的位置可谓是跃跃欲试,但是齐国自从齐桓公身亡后,却没能再出一个复兴霸业的国君,霸主的位置拱手让人不说,国内形势又经常动荡不安,只是能自保,逐鹿中原成了一个幻灭的愿望。

  继齐桓公后又过了好几代,齐景公即位了,跟着年纪不断增加,景公也根本成熟了,政治经历日益丰厚,在一批忠贞之士簇拥下,齐景公为重复霸业,拟定了“联楚抗晋”的战略,“晏子使楚”的经典故事就是就此开端的。

  所谓“弱国无交际”,为了抗衡晋国,晏婴授命出使楚国,但此刻的齐国是桓公百年之后的齐国了,齐国称雄的盛世已过,而楚国作为新贵,自从庄王一举成名今后,灵敏跃居五霸之列,国力日强,专横日甚。

  在楚强齐弱的态势下,晏子代表齐国使楚,遭到楚王三番捉弄嘲讽,但是晏子面临楚国成心引他从狗洞入城、刁难齐国无人、成心找来一个犯了盗窃罪的齐人的捉弄,以“使狗国者从狗门入”、“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今民生善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既回应了楚王“无礼”的刁难,又保护了本身与本国庄严,一番争论下来,楚王不得不认输,赔笑提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image.png

  二、夜缒而出、智退秦师

  晏子使楚,虽是楚强齐弱,楚王有咄咄逼人之势,但是齐国作为临海大国,趁鱼盐之利,雄风犹存,在诸侯争霸中,仍处无足轻重的位置。但是“朝楚暮晋”的郑国却没有这么好的命,旧日晋楚争霸,郑国站错了边,城濮之战中楚军大北,帮助了楚国的郑国预见大事不妙,试图与晋国修好,晋文公倒也大度,“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看似两个重修盟好。但是还未等郑国快乐太久,“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事实证明“弱国无交际”,盟约不过是一纸空文,为求和,垂暮的烛之武夜缒而出,只身入秦。

  秦国容许晋国一起攻郑不是没有道理的,晋国与楚国争霸实则是抢夺对外扩张的时机,秦国也要争霸,也要对外扩张,不属于两国同盟的郑国就是最好的筹码。

  并且秦晋从来交好,郑国已然无礼于晋,作为晋文公的老丈人,秦穆公也不会冷眼旁观,因而两人一拍即合,出兵攻郑“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烛之武见秦穆公后,以“焉用亡郑以陪邻?”、“阙秦以利晋”等阐明亡郑、利晋之弊,终究使得秦穆公与晋文公双双退兵,“五论救弱国,妙语退秦师”得以广为传唱。

  三、横成秦帝、纵则楚王

  “苏秦为纵,张仪为横,横则秦帝,纵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战国时期,诸侯的争霸战役改变成了吞并战役,强国愈强,弱国毁灭,曾经有百余诸侯国的春秋,到了战国便只剩下十几个国家。

  正是这样的布景下,为纵横家们供给登台表演的时机,浊世搅局,他们翻云覆雨,自己利益为大;自成两派,他们相互诘难,各有胜负;他们奔波列国,动以好坏、巧辞服人,可以说是我国五千年中最早也最特别的交际政治家,其间最著名的就是合纵派的苏秦与连横派的张仪了。

  合纵鼓吹者苏秦曲折六国,倡议“合众弱以攻一强”,以山川地缘、政治姻亲等原由于凭,借山东六国的合力按捺秦国实力的扩张,以此抢救和保护原有的均势,作用极佳。

image.png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