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史有两本?新旧唐书有什么区别?

2020-12-31 08:50:08 作者: 为什么唐史有

  今日小编为我们带来为什么唐史有两本?期望对你们能有所协助。

  在古代,朝代替换非常频频,历朝历代很少有一家一姓的全国可以传承连续300年以上。皇帝尽管被称为“万岁”,但每个统治者都理解这是不或许的事。所以为了国祚连续,每逢呈现改朝换代的时分,为前朝修订编纂史书就成了一件很严厉的国家大事。皇帝期望经过这个行为,让全国安稳,民意归顺,一起也期望不要忘掉前朝消亡的经验。一般情况下,历朝历代的正史只要一部,唯一记载唐代前史的正史有两部,为了以示区别,别离命名为《旧唐书》和《新唐书》。

image.png

  《旧唐书》总共200卷,依照纪传体编纂,分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唐朝被后梁灭国后,后梁皇帝就开端筹划为大唐修史,当各种作业还处于预备阶段时,后梁就被后唐灭国。所以后唐的皇帝持续搜索史料,没过几年后唐被后晋灭国。或许后晋的皇帝预见到时局缤纷杂乱,惧怕不能持久立国,立刻着手修史,只用了四年就编纂出来一部《唐书》。因为时刻紧、任务重,这部《唐书》有许多遗漏之处,全体感觉有些单薄。这也没有方法的作业,南唐五代是一个很紊乱的前史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修史现已困难重重,就不能苛求内容质量了。

image.png

  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统一全国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史官认识到五代时期修订的《唐书》不行谨慎,纷繁奏请宋太祖要求重修。赵匡胤为了安定皇权,一起也为了从唐代衰亡的前史中吸取经验,决议重修唐史。所以开端着手预备,四处收集前史材料,预备作业一向进行到宋仁宗登基之后。有了满足的堆集,宋仁宗指令范镇、宋祁、欧阳修等人开端了修史作业。这项作业一向进行了17年,合计编修出225卷史书。

image.png

  因为其时有两部《唐书》,为了以示区别,就把五代时期修订的那部称为《旧唐书》,把宋仁宗时期修订的这部称为《新唐书》。在《新唐书》的作者署名上还有一段美谈,欧阳修推让署名权的故事。因为《新唐书》的修订编纂作业非常深重,欧阳修后期也参加其间,当史书编纂完结需求署名的时分,作者只能署名官职最高的那个人。欧阳修其时官职最高,但他以为宋祁是文坛长辈,在编纂列传的过程中出力最多。所以《新唐书》的作者署名共有两人,宋祁和欧阳修。

image.png

  《新唐书》编修完结之后,其时有许多人觉得,应该把《旧唐书》抛弃。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史学长辈觉得这种观念有些荒唐,倾全国之力进行修史,从五代延用到仁宗时期的《旧唐书》不能说废就废,所以这些史学家联合起来想了一个方法。他们纷繁开端引经据典,挑剔《新唐书》中的讹夺,其时有个叫吴缜的人,居然在其间挑出了400多处过错。为了谐和这个争端,就把《旧唐书》和《新唐书》都列入官方供认的正史。所以就有了两部史书共存,记载大唐289年的前史。

image.png

  两部唐史并存,子孙学者在学术研究中更多采信《新唐书》,所以《新唐书》的史学位置更高一些。在清代,有学者将两部唐史进行整合,编纂出《新旧唐书合钞》,也算停止了世人对这两部史书孰优孰劣的争辩。

image.png

  从两部唐史并存的故事中可以发现,在封建社会修编史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作业。不论这件作业的起点怎么,其结果是保存下许多鲜活的前史材料,让后人可以从中了解过往的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