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空首、振拜、吉拜、凶拜
空首礼,郑玄解说说:“拜头至手,所谓拜手也。”归纳其它文献有关记载,郑玄的注释应细化为:行空首礼时,跪拜时,头不叩地,仅向对方拱手,一起头俯至手。这种跪拜礼,是君答臣、上答下的礼仪。也便是说,是尊长者对卑幼者先行的稽首礼或磕头礼而作出的回拜礼。因而,《琅琊榜》中,梅长苏和靖王对拜时,在礼仪上呈现了失误:梅长苏先向靖王行空首礼,靖王回礼。从姿态看,靖王行的是稽首礼。依前述,梅长苏应向靖王行稽首礼,以示臣拜主君;靖王应以空首礼回拜,作为答礼。
振拜礼,唐代儒者孔颖达解说说:“战栗变化之拜,谓有敬惧,故为振荡。”它大概是“揖”、“厌”两种拜礼的总称。郑玄注《仪礼·乡喝酒礼》说:“推手曰揖,引手曰厌。”“揖”是指双手相抵,臂成拱形,略微前后推进;“厌”则是上下略微振荡。
“吉拜”和“凶拜”都是施用丧葬场合的礼仪。根据郑玄的注释,二者的差异,一在于行礼的姿态不同:“吉拜,拜然后稽颡”,“凶拜”则恰恰相反:“凶拜,稽颡然后拜。”二在于行礼者与死者血缘关系亲疏不同:行“吉拜”礼者,为齐衰不杖(男人为大伯、伯母、叔叔、婶子,为兄弟,现已出嫁的女子为娘家爸爸妈妈,孙子、孙女为祖爸爸妈妈。不持丧杖,丧期一年)以下者(包含齐衰三月、大功、小功、缌麻等丧服类型);行“凶拜”礼者,为穿戴斩衰,服丧三年者所行礼。
三、奇拜·褒拜·肃拜
据唐代儒者贾公彦解说,奇拜是从空首拜衍生出的拜礼。但终究怎么行礼,自东汉初儒者杜子春开端,向来儒者诠释纷纭,并无结论。有人说是先屈一膝,与汉代的“雅拜”相同;有人以为,便是一拜罢了;有人以为,奇应读曰倚,倚拜,便是手持符节、戟等行拜礼时,身体依靠符节、戟等而拜;还有人以为,行空首拜礼时,以两手相击,一拜。终究怎么行礼,恐难有结论。
褒拜,郑玄批驳了郑众“褒拜,今时持节拜”的说法。他以为:褒当读为报。报拜,再拜之义。行礼时,先双手相抵于胸前,躬身昂首;然后走拜手稽首礼。臣对君常行此礼。春秋战国时,人们将再拜稽首简化为拜而再拜,不管是臣拜君,仍是君答拜臣,甚至庶民相见,皆可选用此拜礼。
肃拜是“九拜”礼中最轻的一种拜礼,且首要为武士、妇人所用。郑玄解说说:“肃拜但俯下手。”又说:“肃拜,拜垂头也。”皆太简略,不知怎么行礼。孙诒让的解说较为具体。他说,肃拜是“盖跪而微俯其首,下其手,则首虽俯,不至手,手虽下,不至地也。”意思是说,拜时两膝跪地,垂头微躬,双手向下作揖。不过,武士行肃拜礼时,因为顶盔贯甲,不方便下跪,这便是《礼记·少仪》所说的“介胄不拜”。武士行肃拜礼时,微蹲,上身略微向下低俯,拢手下揖数次。
不管往常仍是有婚、冠等吉事时,妇人均用肃拜礼。拜式如孙诒让所说,仅仅手不用触地。唯有参加丧葬礼事时,行肃拜礼时,手需至地。假如在丧葬礼中,女子充任丧主(掌管丧礼的人。一般在老公逝世,或老公逝世后,儿女逝世,家中且无其他老一辈男人掌管丧礼时,则由女子充任丧主)时,就不能用肃拜礼,而要用稽颡礼。
别的,男、女行拜礼时,依性别、事宜,两手叠放方位有别。《礼记·内则》:“凡男拜尚左手,女拜尚右手。”这是指一般情况下,男人行拜礼时,左手要放在右手上面(前面),女子右手则放在左手上面(前面)。若行凶拜礼时,就要反过来:男人右手在上,女子左手在上。《礼记·檀弓上》就记载了一个相关故事:孔子与弟子们站立行拜礼时,孔子将右手放在左手前。弟子们也纷繁效法教师的行礼姿态。孔子赶忙纠正说:你们也太好学了吧!不问缘由就效法我,却不懂得我为何这样行礼。我是因为姐姐逝世,还在丧期内,所以行凶拜礼,右手要放在左手前;你们效法我,是不合乎礼仪的。所以,众弟子们赶忙“纠错”,循常礼,将左手放在右手上面(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