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捐官制度”被后世诟病百年,看看西方学者是怎么评价这项制度的!

2021-01-07 19:53:16 作者: 清朝的&ld

  清朝的“捐官准则”是怎么样的?下面小编为我们具体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假如你活在清朝,家里又有不少钱,你又想当官,那么你彻底可以经过一种“正规”途径当上官,以此来防止难度堪比考清华北大的科举考试,这种途径便是“捐官”。

image.png

  捐官,又名“捐纳”。假如只看“捐纳”字面,这仅仅是鼓舞有钱人给政府捐款。但钱不是劲风刮来的!有钱人才不会关心比他们活得还舒畅的王公贵族们,单纯召唤有钱人捐钱是难上加难,所以就有人规则捐钱可以交换爵位或许官位,而且捐的钱越多,爵位、官位越高。

  看到这儿你也理解了,所谓捐纳与“捐”底子没有关系,捐管便是卖官鬻爵。

image.png

  李卫便是康熙朝捐官上的位

  捐官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史记》就记载“秦得全国,始令民纳粟,赐以爵”,汉晋唐宋元明都有捐纳准则。清朝则是捐官准则的高峰!自满清入关以来,征南明、平准葛尔,军事行动过于频频。而战役对金钱的消耗量是巨大的,仅仅靠财政收入现已无法支撑军事活动,所以清朝就全面放开了捐官准则。

  前朝捐官准则贩卖的大多为虚职,可是虚职的吸引力太低,鲜有人购买。为了筹集军饷,1674年,康熙以4000两的价格公开贩卖500个知县的名额,开了贩卖实权官职的先例。为何《康熙微服私访记》里有那么多贪官蠹役?都是康熙自己造出来的!

image.png

  由于我国科举准则的原因,捐官还与教育挂上了勾。清朝规则科举考不上,可以经过捐纳的方式来补偿。比方举人捐一千两可以当知县,进士捐一千两可以进内阁。到了后来,清朝还针对不同人群拟定了不同的优惠政策,例如想当国子监博士,进士就只需求捐三百七十两,没考中进士则需求捐五百二十两,举人则要捐六百六十两。李卫、左宗棠、胡林翼都从前花钱捐纳,曾国藩则从前经过捐纳筹集军饷。而清政府为了确保这些钱用在实处,对捐官所取得金钱办理非常严厉,账目出不得半点过失。

image.png

  大清捐官收款记载非常严厉

  可是捐官准则过于迂腐,严峻违背公正准则,饱尝世人诟病,新我国建立后便废弃。

image.png

  弗朗索瓦一世是法国捐官准则的开创者

  尽管捐官准则在我国屡遭打击,可是这一准则在大洋彼岸的欧洲居然换来了重生。以法国为例,16世纪上叶,法国在意大利战役中遭受了惨败,8000名训练有素的瑞士雇佣兵全军覆没,国王弗朗索瓦一世被俘,随后被开释。回国后,弗朗索瓦一世急需筹集军费再度进军意大利,所以公开贩卖官职。

  不过浪漫的法国人明显与保存中庸的我国人不同。我国的捐官准则长期以来都是贩卖虚职,直到清朝才开端大规模贩卖实权官职。法国人才懒得管什么实职虚职,具有审判权的法官,具有指挥权的军官,只要能挣钱,通通拿来卖!昨日还和你吹嘘的酒鬼朋友,今日就可能站在法庭上判你死刑,想想就影响。

  而卖官收入乃至一度占到了法国财政收入的51%,可谓法兰西经济支柱产业。伏尔泰在《巴黎高等法院史》中说的“资产者崇慕虚荣,购买新设的官职”便是这一现象的真实写照。

image.png

  从前的法国法官都是买来的

  而更匪夷所思的是,欧洲学者关于翻版的“捐官准则”不像国内那样全盘否定,乃至还有不少人对这一准则大为欣赏!

  例如学者罗伯特狄赛孟以为“官职生意是一种公共假贷方式,而非糜烂”。

  而一位名叫托克维尔讲到:“卖官鬻爵往往是有利的,由于好的司法的首要条件便是法官彻底独立。”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