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事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说文解字》
指事是一种用记号指出事物特色的造字办法,当一个事物不方便用详细形象表达出来时,就用笼统的符号来表明,指出了事物的特征,天然一看便知其意。
比方“上下”两个字,甲骨文中的“上”字,一笔长画上面加一短横,指“上”;“下”字也相同,长画下面加一短横,便是“下”了。
“上”、“下”甲骨文字形
再如“本末”二字,本末一词的转义便是指树木的根部和梢部,物有本末,事有一直,所以在造字时,也就抓住了这一特色来指事,“本”字是在木的根部加上一点,指树根;“末”是在木的上面加一点或短横,指树梢:
“本”、“末”甲骨文字形
象形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说文解字》
原始先民造字时,最早是以图像文字呈现,后来图像性质削弱,象征性加强,这便是象形字,象形字在六书中的位置十分重要,简直一切其他的造字办法,都是在象形字的根底上拼合删减而成的,汉字也是从象形字开端,逐步成为表意文字的。
陈旧文字中的象形字十分心爱,比方太阳是圆的,那么“日”便是一个圆,月亮是弯的,所以“月”字是便是一道弯,中心一点,别离表明日的精光、月的暗影(也有无点的写法);看见鱼儿,就画成鱼的姿态;看见鸟儿,那就画个鸟的姿态:
“日”、“月”、“鱼”、“鸟”
领会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武信是也”——《说文解字》
相比起指事和象形,领会就杂乱一点了,由于前两者都是独体汉字,每个字都是独立的形体,而领会字则是由两个或以上的形体组合而成,一起也将各部件的含义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新的字。
左面一头牛,右边一个人手中拿着木棍,好像是个放牛娃在放牧,这便是“牧”字的来历;放牛娃累了,一个人靠在树上歇息,就有了“休”字;歇息够了,站动身来走动几步,两只脚一前一后,这便是脚步的“步”,是不是十分有意思呢?
“牧”、“休”、“步”
形声
“四曰领会,领会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江河是也”——《说文解字》
形声字,望文生义便是形体加上发音,形声字由意符(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意符表明含义,声符表明读音,形声字没有什么局限性,可造性很强,而且结构方法十分简练清楚,所以汉字中的形声字是占比重最大的一类,从汉代起就占有了汉字的多半江山。
“江河”二字都是形声字,左面三点水是意符,重点在右边,“江”字声符从“畺”,原指国家的国土、边远当地,因而水与江组合起来,便是归于国土和国家的水道;“河”字声符从“可”,转义是肩挑、负荷,水与可结合起来,便是以肩挑土石,构筑河堤防汛的意思。
“江”、“河”
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形声字遵从“左形右声”的规则,此外也有左声右形、上形下声和上声下形,咱们再别离举几个比方:
“棋”,本来是上下结构,表明桌上有像簸箕相同,反正成行条纹的木制品,指棋盘,现在是左右结构,左面“木”为意符,右边“其”为声符,左形右声;
“期”,左右结构,转义是预订的日子,指期限,右边“月”为意符,左面“其”为声符,左声右形;
“箕”,上下结构,转义是竹条编成的用具,指簸箕,“”为意符,”其“声,上形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