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农杨氏是怎么兴起怎么衰亡的?历史上有哪些名人出自这个家族?

2021-01-11 07:43:52 作者: 弘农杨氏是怎

  《后汉书·杨彪传》:

  “建安元年,从东都许。时皇帝新迁,大会公卿,兖州刺史曹操上殿,见彪色不悦,恐于此图之,未得宴设,托疾如厕,因出还营。彪以疾罢。时,袁术僭乱,操托彪与术婚姻,诬以欲图废置,奏收坐牢,劾以大逆。”

  曹操执政会上看到杨彪脸色不悦,居然非常惧怕,还没等宴会开端,就托言上厕所开溜了。陈寅恪先生关于魏晋之际的政治局势,有曹氏归于“法家寒族”的说法,而司马氏则归于“世家大族”,并以此来解说魏晋嬗代的社会根底。笔者对陈老这个观念,尽管存有必定疑问,可是将这种观念用来解说曹操和杨彪之间的对立,却是非常恰当。

  曹操后来在袁术称帝之际,以杨彪和袁术有姻亲联系,想要除去杨彪。曹操的这个妄图,终究仍是由于杨氏“四世清德,国内所瞻”作罢。曹操或许一直仍是担忧真如孔融所说的那样,“横杀无辜”而使自己失掉“国内观听”者之心,终未敢加害,之后又委以太常之职想要撮合杨彪。这次杨彪仍然没有给曹操体面,持续采取了不协作的情绪。建安十一年,当袁氏被曹操完全消除之后,“彪见汉作将终,遂称脚挛不复行,积十年。”杨彪十年不出仕,直到魏黄初二年八月才牵强出任光禄大夫,而且于四年后逝世。

  而咱们熟知的杨彪的之子杨修,也被曹操杀死。关于曹操杀杨修的原因,在《三国演义》里被描绘成杨修多次做作聪明,惹怒曹操而致诛。这个当然仅仅小说为了表达主题的需求,和前史的本相天然相去甚远。依照《三国志》注引《典略》的说法,其实曹丕和曹植都在撮合杨修,在这种状况下,杨修卷入了曹魏承继人之争而死。

image.png

  其实,依据《典略》的说法,曹丕也撮合过杨修。而且曹丕在继位今后,还以为杨修“过薄”,底子罪不至死。归纳这些状况,笔者觉得曹操之所以执意在自己死前处死杨修,很或许与杨彪杨修父子不肯与曹氏协作也有较大联系。别的,杨氏和袁氏的亲近联系,也是促进曹操对杨修痛下杀手的原因之一。曹操尽管在军事上战胜了袁绍,可是面临杨氏和袁氏巨大的政治影响,特别是对汉室无比忠实的杨氏,曹操对自己身后的政治局势仍然抱有担忧。

  跟着杨修被曹操杀死和杨彪在黄初年间的逝世,弘农杨氏完全损失了在曹魏年代持续开展的时机。在两汉年代冠盖不停的豪族弘农杨氏,在曹魏年代完全归于沉寂。

  入晋今后,杨氏又经过和司马氏的联婚,成为外戚而时间短复兴。司马炎纳杨震后人杨文宗之女杨艳为妃,杨艳后来成为皇后。杨艳身后,司马炎再立杨震后人之女杨芷为皇后,杨氏在晋武帝末年以外戚身份在政治上敏捷上升,又一时权倾全国,不过这仅仅弘农杨氏在两汉堆集的崇高位置的回光返照算了。跟着西晋的消亡,起于汉初杨喜,由杨敝父子奠基,因杨震而兴起的弘农杨氏的五百年冠盖盛衰之路,也就此走到了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