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六部尚书”是什么官职?“六部”官阶相同为何还分尊卑?小编给我们供给具体的相关内容。
清朝时期的六部尚书的官职准则,是从隋唐时期就连续下来的三省六部制,其中有六部尚书,许多影视剧里都有提到过这六部,所以不少人也有必定的了解。不过,这六部尚书从官职等级上来说,应该都是相同的,我们都是从一品,可是很明显却能看得出来,并非六位尚书都是同一个层次,也便是说,他们的官职是相同巨细,可是身份位置却有高有低,这是为什么呢?
清朝六部尚书都是从一品,为何还分贵贱凹凸?六部中谁最憋屈?清官退休怕人笑话,装十多箱烂砖充门面,乾隆:给他换成真金白银。
常看清宫剧的朋友,关于孙嘉淦的姓名并不生疏。这位孙教师是个风趣的人,他是康熙五十二年的进士,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敢言直谏而出名。雍正帝曾点评说:“朕自从继位以来,勇于直言进谏者,只要孙嘉淦一人。”
而且,孙嘉淦还非常清凉,是个两袖清风的雅士。孙嘉淦终身历任国子监司业、顺天府尹、工部侍郎、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直隶总督、宗人府府丞、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干遍清廷的大部分单位,可是,到退休时却身无余财。为了不丢面儿,他让家丁连夜买来十几口厚重木箱,并亲自动手装满了砖头,木箱装了几大车后,便浩荡起程回家了。
让孙教师没想到的是,临别时,他往常开罪的那些人,还趁机向乾隆告了一状,说他往常仅仅装清凉,实践也是个大贪官。所以,乾隆下旨让人拦住孙嘉淦,对他的行李杰出查看,成果,发现箱子里装的都是烂砖头。乾隆听完报告后,很是感动,便指令沿途官府以真金实银换下了孙嘉淦箱子里的砖头。
孙嘉淦在雍正朝曾担任过工部侍郎、顺天府尹、国子监祭酒等职务。雍正帝驾崩后,乾隆帝对孙教师较为重用,官职一路上升——先是由工部侍郎调任其为吏部侍郎,两月后又改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仍兼任吏部侍郎。因为孙教师直言敢谏,乾隆帝对他非常欣赏,不久,孙嘉淦升任刑部尚书。在刑部尚书任上,孙嘉淦可以做到秉公断案,乾隆三年(1738年)四月,孙嘉淦很快又升任吏部尚书,但仍兼任刑部尚书。
从孙嘉淦的升官经历来看,他由工部侍郎调任吏部侍郎、由刑部尚书调任吏部尚书,都是获重用升官。其实,在清朝中前期,六部尚书都是从一品,六部左右侍郎都为从二品,同为尚书与侍郎为何还会分有三六九等呢?
本来,六部尽管同为直接对皇上担任的从一品组织,因为其职守不同,各部职官在皇帝心目中的位置也略有不同。各部按责任轻重,其凹凸排名依次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简称为吏、户、礼,兵、刑、工)。
开端,六部与尚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六部,是我国隋唐至清末中心行政组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的总称;尚书,是我国古代官职名之一,开端是指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到唐代才确认六部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至此,六部与尚书才有了直接交际。
吏部又称天官,掌管全国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集、封勋等业务;户部又称地官,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钱银、官员俸禄、财政收支等业务;礼部又称春官,掌管国家的典章准则、祭礼、校园、科举和外事活动等;兵部又称夏官,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器、军令、驿站等业务;刑部又称秋官,掌管国家的法令、刑狱等业务;工部又称冬官,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各部的长官称“尚书”,副长官称“侍郎”。
唐宋从前,六部官员是对尚书省、中书省及门下省的三省长官担任的,三省省的老迈,便是人们常说的宰相或丞相。明代朱元璋废中书省后,六部直接对皇帝担任,成为主管全国行政业务的最高组织。明代六部尚书的官阶比清朝要低,为正二品。